新型CPC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世界能源形势和前景预测 | 第10-11页 |
| ·中国太阳能资源区域划分 | 第11-14页 |
| ·太阳能的利用途径 | 第14-15页 |
|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 第15-17页 |
| ·太阳能集热器 | 第17-23页 |
| ·非聚光类太阳能集热器 | 第17-19页 |
| ·平板型型太阳能集热器 | 第17-18页 |
| ·真空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 第18-19页 |
| ·聚光类太阳能集热器 | 第19-23页 |
| ·点聚焦集热 | 第19-20页 |
| ·线聚焦集热 | 第20-22页 |
| ·低倍率聚焦 | 第22页 |
| ·菲涅尔透镜 | 第22-23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太阳辐射模型 | 第26-38页 |
| ·太阳能资源 | 第26页 |
| ·太阳位置方程 | 第26-30页 |
| ·赤纬角 | 第27页 |
| ·时角 | 第27-28页 |
| ·太阳高度角 | 第28-29页 |
| ·太阳方位角 | 第29页 |
| ·日出、日没时角 | 第29-30页 |
| ·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 | 第30-33页 |
| ·太阳常数 | 第30-31页 |
| ·太阳辐射模型简介 | 第31-33页 |
| ·霍伊特模型 | 第31-32页 |
| ·区域辐射模型 | 第32-33页 |
| ·昆明市的太阳辐射计算 | 第33-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学性能分析 | 第38-50页 |
| ·聚光分析 | 第39-42页 |
| ·CPC的型线设计分析 | 第42-47页 |
| ·集聚光反射损失分析 | 第47-48页 |
| ·光学效率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集热器的热性能分析 | 第50-66页 |
| ·复合抛物面集热器传热过程分析 | 第50-52页 |
| ·接收器的结构 | 第52-53页 |
| ·性能评价指标 | 第53-60页 |
| ·简化热模型 | 第53-54页 |
| ·效率因子 | 第54-56页 |
| ·肋片效率 | 第56-58页 |
| ·总热损失系数 | 第58页 |
| ·集热工质流动方向上的温度分布 | 第58-59页 |
| ·热迁移因子 | 第59-60页 |
| ·瞬时集热效率 | 第60页 |
| ·传热热阻计算 | 第60-64页 |
| ·对流换热 | 第60-63页 |
| ·风速损失 | 第60-61页 |
| ·腔体内的自然对流换热 | 第61页 |
| ·流道内的对流换热 | 第61-63页 |
| ·辐射换热 | 第63-64页 |
| ·盖板与环境间的辐射换热 | 第63页 |
| ·玻璃管与盖板之间辐射换热 | 第63-64页 |
| ·集热管与玻璃管之间的辐射换热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 | 第66-74页 |
| ·聚光器模型的计算 | 第66-67页 |
| ·传热模型的计算 | 第67-74页 |
| ·光学效率的计算 | 第67-68页 |
| ·热损失系数的计算 | 第68页 |
| ·效率因子的计算 | 第68-74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4-78页 |
| ·研究总结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附录A | 第84-86页 |
| 附录B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