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建设特高压输电线网的必要性 | 第8-9页 |
| ·特高压输电网建设现状 | 第9-10页 |
| ·输电线电磁环境的生态效应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外特高压输电线建设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特高压输电线建设现状 | 第12-13页 |
| ·输电线周围空间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现状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2 交流 1000kV 输电线三维空间电场计算与分析 | 第16-40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模拟电荷法 | 第16-21页 |
| ·等效原理 | 第16-19页 |
| ·基本思想 | 第19页 |
| ·模拟电荷法的应用步骤和要点 | 第19-21页 |
| ·三维电场计算模型 | 第21-28页 |
| ·三维电场原理 | 第21-22页 |
| ·输电线的悬挂线方程 | 第22-23页 |
| ·三维空间坐标变换 | 第23-24页 |
| ·输电线三维空间电场计算模型 | 第24-28页 |
| ·交流 1000kV 输电线空间电场的计算 | 第28-33页 |
| ·三维模型电场计算 | 第29-32页 |
| ·二维和三维电场强度比较 | 第32-33页 |
| ·电场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 ·导线分裂间距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子导线半径的影响 | 第35页 |
| ·相间距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相序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3 交流 1000kV 输电线三维空间磁场计算与分析 | 第40-55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三维空间磁场计算模型 | 第40-44页 |
| ·二维磁场计算模型 | 第40-41页 |
| ·三维磁场计算模型 | 第41-44页 |
| ·1000kV 工频磁场计算与分析 | 第44-48页 |
| ·三维空间磁场计算 | 第45-47页 |
| ·二维与三维磁场比较 | 第47-48页 |
| ·输电线空间磁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4页 |
| ·输电导线对地高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 ·相间距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双回路导线不同相序的工频磁场分布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4 特高压输电线的传输功率分析 | 第55-63页 |
| ·基于坡印廷矢量的电磁功率分析 | 第55-58页 |
| ·坡印廷定理与能量传输 | 第55-57页 |
| ·基于坡印廷矢量的输送功率计算原理 | 第57-58页 |
| ·1000kV 双回路输电线的输电功率计算 | 第58-59页 |
| ·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输送功率的因素分析 | 第59-62页 |
| ·相间距对线路输电能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分裂导线数量以及间距对线路输电能力的影响 | 第60-62页 |
| ·相序对线路输电能力的影响 | 第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5 结论 | 第63-6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3-64页 |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