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7页 |
| 第1章 概论 | 第17-39页 |
| ·金属镁的性质 | 第17-18页 |
| ·金属镁的应用及消费领域 | 第18-21页 |
| ·金属镁的应用 | 第18-19页 |
| ·金属镁消费领域 | 第19-21页 |
| ·金属镁方法的变革及产量的变化 | 第21-24页 |
| ·金属镁方法的变革 | 第21页 |
| ·金属镁产量的变化 | 第21-24页 |
| ·金属镁冶炼原料 | 第24-27页 |
| ·金属镁冶炼方法 | 第27-37页 |
| ·熔盐电解法 | 第27-33页 |
| ·热还原法 | 第33-36页 |
| ·新型炼镁技术 | 第36-37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 第2章 真空金属热还原法炼镁热力学分析 | 第39-49页 |
| ·前言 | 第39-40页 |
| ·不同还原剂还原金属镁临界反应温度 | 第40-42页 |
| ·硅热法还原反应临界温度 | 第40页 |
| ·铝热法还原反应临界温度 | 第40-42页 |
| ·碳化钙还原反应临界温度 | 第42页 |
| ·造渣反应降低还原反应临界温度 | 第42-45页 |
| ·反应产物为Mg_2SiO_4的造渣反应 | 第42-43页 |
| ·反应产物为Ca_2SiO_4的造渣反应 | 第43-45页 |
| ·真空状态降低还原反应临界温度 | 第45-46页 |
| ·金属镁蒸汽的冷凝与结晶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煅烧菱镁石制取热还原炼镁所用氧化镁的实验研究 | 第49-79页 |
| ·我国辽南菱镁矿石矿物学特征 | 第49-51页 |
| ·我国辽南菱镁石储量及其化学成分 | 第49页 |
| ·菱镁石的矿物学特征 | 第49-51页 |
| ·本文实验用菱镁石的化学成分 | 第51页 |
| ·物相分析 | 第51页 |
| ·差热与热重分析 | 第51-53页 |
| ·煅烧菱镁石制取热还原炼镁所用氧化镁的实验研究 | 第53-78页 |
| ·菱镁石煅烧热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 ·菱镁石煅烧制取热还原炼镁所用氧化镁理化性能实验研究 | 第54-59页 |
| ·菱镁石煅烧所制氧化镁吸湿性测定实验研究 | 第59-61页 |
| ·菱镁石煅烧所制氧化镁活性的测定与实验研究 | 第61-72页 |
| ·氧化镁活性测定方法 | 第61-66页 |
| ·氧化镁活性机理讨论 | 第66-67页 |
| ·氧化镁灼减量与水化活性度的关系 | 第67-68页 |
| ·活性氧化镁结构表征 | 第68-70页 |
| ·影响氧化镁活性的因素 | 第70-72页 |
| ·菱镁石煅烧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 第72-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第4章 煅烧石灰石制取热还原炼镁所用氧化钙的实验研究 | 第79-105页 |
| ·我国辽南石灰石矿物学特征 | 第79-81页 |
| ·石灰石的矿物学特征 | 第79-80页 |
| ·辽南石灰石化学成分 | 第80-81页 |
| ·本文实验用石灰石化学成分 | 第81页 |
| ·物相分析 | 第81-82页 |
| ·差热与热重分析 | 第82页 |
| ·煅烧石灰石制取热还原炼镁所用氧化钙的实验研究 | 第82-92页 |
| ·石灰石煅烧热力学分析 | 第82-83页 |
| ·石灰石煅烧制取热还原炼镁所用氧化钙理化性能实验研究 | 第83-88页 |
| ·石灰石煅烧所制氧化钙活性的测定与实验研究 | 第88-92页 |
| ·石灰石煅烧所制氧化钙吸湿性实验 | 第92-94页 |
| ·活性氧化钙结构表征 | 第94-96页 |
| ·活性氧化钙X射线衍射图 | 第94-95页 |
| ·活性氧化钙微观结构电镜扫描分析 | 第95-96页 |
| ·添加矿化剂对石灰石煅烧生产活性氧化钙实验研究 | 第96-100页 |
| ·CaF_2矿化剂对氧化钙晶体影响 | 第96-98页 |
| ·NaCl矿化剂对氧化钙晶体影响 | 第98-99页 |
| ·矿化剂添加对活性氧化钙晶体影响讨论 | 第99-100页 |
| ·石灰石煅烧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 第100-104页 |
|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100-103页 |
| ·石灰石热分解预测 | 第103-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5章 以煅烧菱镁石和石灰石为原料真空金属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镁的实验研究 | 第105-130页 |
| ·实验装置 | 第105-108页 |
| ·工艺流程 | 第108-110页 |
| ·实验原料 | 第110-11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0页 |
| ·产品形态 | 第111-112页 |
| ·还原温度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 ·还原时间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 ·还原剂硅铁含量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 ·矿化剂CaF_2添加量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 ·制团压力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 ·不同还原剂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 ·石灰石配比不同对镁还原率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 ·炉渣成分分析 | 第120页 |
| ·以煅烧菱镁石和煅烧石灰石为原料硅铁还原制取金属镁的动力学研究 | 第120-129页 |
| ·理论推导 | 第121-122页 |
| ·实验验证 | 第122-129页 |
| ·小结 | 第129-130页 |
| 第6章 以煅烧白云石为原料真空金属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镁实验研究 | 第130-146页 |
| ·我国辽南白云石矿物学特征 | 第130-131页 |
| ·白云石矿物学特征 | 第130-131页 |
| ·辽南白云石化学成分分析 | 第131页 |
| ·本文实验用白云石的化学成分 | 第131-132页 |
| ·物相分析 | 第132页 |
| ·差热与热重分析 | 第132-133页 |
| ·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原料粒径对白云石烧损率影响实验研究 | 第133-135页 |
| ·白云石煅烧所制氧化镁、氧化钙活性的测定与实验研究 | 第135-139页 |
| ·真空还原金属镁的实验研究 | 第139-145页 |
| ·工艺流程 | 第13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39-144页 |
| ·以菱镁石和白云石为原料真空金属热还原法炼镁镁还原率比较 | 第144-145页 |
| ·小结 | 第145-146页 |
| 第7章 以白云石为原料内电阻加热硅热法炼镁小型工业实验研究 | 第146-150页 |
| ·实验设备 | 第146-147页 |
| ·小型工业试验 | 第147-14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48-149页 |
| ·小结 | 第149-150页 |
| 第8章 真空热还原法炼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第150-164页 |
| ·生命周期评价概念 | 第150页 |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 | 第150-155页 |
|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 第150-151页 |
| ·清单分析 | 第151页 |
| ·影响评价 | 第151-154页 |
| ·生命周期解释 | 第154-155页 |
| ·Pidgeon法炼镁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第155-159页 |
| ·Pidgeon法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第155页 |
| ·Pidgeon法清单分析 | 第155-156页 |
| ·Pidgeon法影响评价与分析 | 第156-157页 |
| ·Pidgeon法炼镁生命周期解释 | 第157-159页 |
| ·内热法炼镁工艺与Pidgeon工艺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比较 | 第159-163页 |
| ·内热法炼镁工艺与Pidgeon工艺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第159页 |
| ·内热法炼镁工艺与Pidgeon工艺清单分析 | 第159-160页 |
| ·内热法炼镁工艺与Pidgeon工艺影响评价 | 第160-161页 |
| ·内热法炼镁工艺与Pidgeon工艺结果分析 | 第161-163页 |
| ·小结 | 第163-164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164-168页 |
| ·结论 | 第164-167页 |
| ·创新点 | 第167-1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8-178页 |
| 致谢 | 第178-17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9-18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