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及其家庭治疗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导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10-12页 |
(一) 青少年 | 第10-11页 |
(二) 家庭治疗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三) 小结 | 第16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16-20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三)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青少年吸毒的现状与危害 | 第20-26页 |
一、调查地概况 | 第20页 |
二、青少年吸毒的现状 | 第20-22页 |
(一) 吸毒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 第20页 |
(二) 吸毒者多为无职业者 | 第20-21页 |
(三) 女性吸毒者比例上升 | 第21页 |
(四) 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 | 第21页 |
(五) 吸毒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性 | 第21-22页 |
三、青少年吸毒的危害 | 第22-26页 |
(一) 对青少年自身的危害 | 第22-23页 |
(二) 对家庭的危害 | 第23-24页 |
(三) 对社会的危害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 第26-34页 |
一、个人原因 | 第27-29页 |
(一) 好奇心理驱使 | 第27-28页 |
(二) 社会角色紧张 | 第28页 |
(三) 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 第28-29页 |
(四) 对毒品的认识不足 | 第29页 |
二、家庭原因 | 第29-31页 |
(一) 家庭结构异常 | 第29-30页 |
(二) 家庭关系紧张 | 第30页 |
(三)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 第30-31页 |
(四) 父母行为偏差 | 第31页 |
三、社会原因 | 第31-34页 |
(一) 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 第31-32页 |
(二) 毒品亚文化的冲击 | 第32页 |
(三) 禁毒宣传教育方法不当 | 第32-33页 |
(四) 毒源不断,毒品活动猖獗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青少年吸毒的家庭治疗 | 第34-51页 |
一、家庭治疗的基本问题 | 第34-38页 |
(一) 家庭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 第34-36页 |
(二) 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角色 | 第36-38页 |
二、家庭治疗的方法 | 第38-42页 |
(一)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 | 第38-39页 |
(二) 系统式家庭治疗法 | 第39-40页 |
(三)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 第40-42页 |
三、个案治疗 | 第42-51页 |
(一) 第一阶段的治疗 | 第42-45页 |
(二) 第二阶段的治疗 | 第45-47页 |
(三) 第三阶段的治疗 | 第47-48页 |
(四) 第四阶段的治疗 | 第48-49页 |
(五) 小结与反思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A:青少年吸毒行为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附录B: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