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3-18页 |
·风力发电产业概况 | 第13-15页 |
·现代风电机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选题意义及课题来源 | 第17-18页 |
·直驱式风电机组建模与控制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直驱式风电机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理论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9-27页 |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基于BEM修正理论和动态失速模型的大型风电机组气动分析 | 第30-54页 |
·引言 | 第30页 |
·气动分析叶素—动量修正理论 | 第30-37页 |
·叶素—动量修正模型 | 第30-35页 |
·诱导速度因子分布实例研究 | 第35-37页 |
·基于B-L模型的动态失速修正模型 | 第37-53页 |
·动态失速附着流模型 | 第39-41页 |
·动态失速后缘分离流模型 | 第41-43页 |
·动态失速涡流升力模型 | 第43-44页 |
·动态失速模型计算参数确定 | 第44-47页 |
·NACA63-415翼型动态失速半经验模型验证 | 第47-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大型风电机组载荷计算与分析 | 第54-80页 |
·引言 | 第54页 |
·风电机组坐标系定义 | 第54-57页 |
·风电机组载荷计算模型构建 | 第57-67页 |
·气动力引起的风电机组载荷计算模型 | 第57-60页 |
·离心力引起的风电机组载荷计算模型 | 第60-64页 |
·重力引起的风电机组载荷计算模型 | 第64-67页 |
·风电机组载荷计算实例研究 | 第67-78页 |
·气动载荷实例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离心力载荷实例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2-74页 |
·重力载荷实例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4-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四章 大型直驱式风电机组能量流系统建模与分析 | 第80-101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风轮气动特性模型 | 第81-89页 |
·基于功率系数风轮气动特性模型 | 第81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轮气动特性模型 | 第81-89页 |
·直驱式风电机组传动轴动力学模型 | 第89-90页 |
·直驱式风电机组电气系统模型 | 第90-92页 |
·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第90-91页 |
·交-直-交(AC-DC-AC)变流器模型 | 第91-92页 |
·直驱式风电机组电气系统控制策略 | 第92-95页 |
·发电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92-94页 |
·电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94-95页 |
·能量流系统仿真分析 | 第95-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大型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101-118页 |
·引言 | 第101页 |
·独立变桨距执行机构 | 第101-102页 |
·变桨距机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第102-105页 |
·驱动电机模型 | 第102-103页 |
·减速器、传动轴模型 | 第103-105页 |
·系统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第105-109页 |
·减速器—叶片子系统动态响应 | 第105-107页 |
·驱动电机—减速器—叶片系统动态响应 | 第107-109页 |
·变桨距机构驱动控制分析 | 第109-113页 |
·变桨距机构伺服驱动控制结构 | 第109-110页 |
·变桨距机构驱动控制仿真分析 | 第110-113页 |
·变桨距机构动力特性实验研究 | 第113-117页 |
·实验装置基本构成 | 第113-115页 |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15-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大型直驱式风电机组变桨距功率、载荷联合控制 | 第118-135页 |
·引言 | 第118-119页 |
·变桨距控制目标分析 | 第119-124页 |
·风电机组功率表达式 | 第119页 |
·载荷、振动表达式 | 第119-124页 |
·变桨距控制策略分析 | 第124-130页 |
·基于统一变桨距功率控制策略 | 第124-125页 |
·基于独立变桨距功率、载荷联合控制策略 | 第125-130页 |
·风电机组变桨距仿真分析 | 第130-134页 |
·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8页 |
·全文成果和结论 | 第135-136页 |
·研究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