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民主、人权、民权论文

本杰明·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7-14页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概述第9-10页
 三、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第10-11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第11-14页
第一章 强势民主理论的缘起第14-31页
 一、强势民主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4-18页
  (一) 自由主义民主面临危机第14-16页
  (二) 自由主义民主危机的原因之争第16-17页
  (三) 新通讯技术为强势民主带来了机遇第17-18页
 二、自由主义弱势民主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第18-31页
  (一) 自由主义民主的理论缺陷第19-27页
  (二) 自由主义民主的实践困境第27-31页
第二章 参与模式的强势民主第31-50页
 一、强势民主的理论构建第31-41页
  (一) 强势民主的理论基础——人的本质属性第32-34页
  (二) 强势民主的核心要素——参与、公民、共同体第34-39页
  (三) 强势民主的重要特点——克服独立理据第39-41页
 二、强势民主的内涵解析第41-45页
  (一) 强势民主的政治观第41-44页
  (二) 强势民主的认识论第44-45页
 三、强势民主的制度设计第45-50页
  (一) 强势民主制度设计的原则第46-47页
  (二) 强势民主制度设计的内容第47-50页
第三章 对强势民主理论的评析第50-63页
 一、强势民主的理论贡献第51-56页
  (一) 强势民主加强了民主的程度第51-53页
  (二) 强势民主推动了参与民主的发展第53-56页
 二、强势民主的理论局限第56-59页
  (一) 政治与经济到底谁优先第56-57页
  (二) 政治是否与真理无涉第57-58页
  (三) 政治理论的前设概念之辩第58-59页
 三、强势民主的实践困境第59-63页
  (一) 参与的规模障碍难以突破第59-60页
  (二) 参与的能力问题不易解决第60-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文化共存之道的探索--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理论探析
下一篇: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