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6页 |
| 绪论 | 第6-9页 |
| 一、原型:《圣经》中的撒旦 | 第9-13页 |
| 二、撒旦的演变 | 第13-28页 |
| (一) 中世纪时期《神曲》中的撒旦:惩罚与被惩罚的统一体 | 第13-15页 |
| (二) 清教徒运动时期《失乐园》中的撒旦:高傲的反叛者 | 第15-18页 |
| (三) 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浮士德》中的撒旦:作恶造善者 | 第18-21页 |
| (四)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恶魔》中的撒旦:否定的精灵 | 第21-24页 |
| (五) 20世纪现代主义时期《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撒旦:惩恶扬善者 | 第24-28页 |
| 三、撒旦演变的历史轨迹及其深层寓意 | 第28-39页 |
| (一) 各个时期撒旦形象演变的类型归纳 | 第28-30页 |
| (二) 撒旦形象的演变方式 | 第30-33页 |
| (三) 撒旦形象演变的深层寓意 | 第33-39页 |
| 结语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