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清代吴江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研究的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的现状第10-12页
 三、相关问题的说明第12页
 四、未来研究的展望第12-13页
第一章 吴江的历史地理与清代吴江文化概述第13-20页
 第一节 吴江的历史与地理第13-17页
 第二节 清代吴江文化概述第17-20页
第二章 抗清诗人吴易第20-31页
 第一节 吴易的生平第20-23页
 第二节 吴易的诗歌创作第23-31页
第三章 遗民学者朱鹤龄第31-45页
 第一节 朱鹤龄的生平和交游第31-34页
 第二节 朱鹤龄的诗学理论第34-38页
 第三节 朱鹤龄的诗歌创作第38-45页
第四章 诗歌选家顾有孝第45-54页
 第一节 顾有孝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第45-48页
 第二节 顾有孝的诗学观第48-54页
第五章 王锡阐和惊隐诗社第54-73页
 第一节 王锡阐的生平交游及诗歌创作第54-61页
 第二节 "惊隐诗社"新考第61-73页
第六章 吴兆骞与计东第73-95页
 第一节 吴兆骞的生平——兼说"相肖两奇绝"的丁澎第73-75页
 第二节 吴兆骞的诗歌创作第75-83页
 第三节 "兄弟皆名世,诗篇尽擅场"——吴氏家族其他诗人第83-90页
 第四节 "诗文余技,遇穷益工"的计东第90-95页
第七章 一代文宗叶燮第95-121页
 第一节 叶燮的生平与著述第95-97页
 第二节 叶燮的诗歌创作第97-108页
 第三节 体大思精的美学专著:《原诗》第108-121页
第八章 徐釚与潘耒第121-154页
 第一节 徐釚的诗歌创作第121-131页
 第二节 徐釚的《续本事诗》第131-143页
 第三节 "《遂初》一编,儒林是式"的潘耒第143-154页
第九章 吴雷发、李重华、袁景辂的诗论第154-175页
 第一节 吴雷发《说诗菅蒯》第154-160页
 第二节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第160-167页
 第三节 从《国朝松陵诗征》看袁景辂的诗学观第167-175页
第十章 寒士诗人郭麐第175-197页
 第一节 郭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第175-188页
 第二节 《灵芬馆诗话》第188-197页
第十一章 闺阁诗人研究第197-237页
 第一节 女性诗歌兴盛及其原因第197-203页
 第二节 吴江女诗人诗歌活动形态第203-205页
 第三节 传统主题与主题开拓第205-216页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上):清初女诗人姚栖霞与周羽步第216-224页
 第五节 个案研究(下):随园女弟子汪玉轸与吴琼仙第224-237页
第十二章 文献整理与总集编纂研究第237-264页
 第一节 清初吴江人选唐诗管窥第237-242页
 第二节 其他各朝诗文编纂第242-249页
 第三节 吴江地方诗文结集第249-258页
 第四节 吴江家族总集编纂第258-264页
结语第264-26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68-2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81-282页
后记第282-284页

论文共2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电路制造业设备供应商选择研究--以N公司为例
下一篇: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