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小说的创作渐变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从《月兰》《西望茅草地》到《飞过蓝天》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人性的呼唤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启蒙主义的关照 | 第12-16页 |
第三节 创作起步的价值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寻根小说的倡导与创作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寻根文学的理论与背景 | 第18-22页 |
第二节 韩少功寻根小说的创作 | 第22-27页 |
第三节 韩少功寻根小说创作的意义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马桥词典》:颠覆与重构 | 第30-47页 |
第一节 《马桥词典》语言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对小说语言的颠覆 | 第32-37页 |
第三节 《马桥词典》中的民间社会 | 第37-40页 |
第四节 《马桥词典》对小说文体的突破 | 第40-47页 |
第四章 《暗示》:超越与回归 | 第47-62页 |
第一节 《暗示》语言的理论基础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暗示》中言与象的分离 | 第49-53页 |
第三节 《暗示》小说文体结构的超越 | 第53-58页 |
第四节 《暗示》对民间社会的回归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