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撤回公诉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1 撤回公诉制度概述 | 第12-16页 |
·撤回公诉的概念 | 第12-13页 |
·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撤回公诉的权利主体特定 | 第13页 |
·撤回公诉是程序性权利 | 第13-14页 |
·撤回公诉权是公诉变更裁量权 | 第14页 |
·法律效力 | 第14-16页 |
2 撤回公诉的法理基础 | 第16-20页 |
·诉权理论 | 第16-17页 |
·诉权是保障实体性权利的程序性权利 | 第16页 |
·公诉权是公权力行使的诉权 | 第16-17页 |
·撤回公诉是公诉权能中的一种表现方式 | 第17页 |
·起诉便宜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检察机关的客观性义务理念 | 第18-20页 |
3 撤回公诉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20-29页 |
·代表性国家、地区立法例 | 第20-24页 |
·美国 | 第20页 |
·英国 | 第20-21页 |
·德国 | 第21-22页 |
·日本 | 第22-23页 |
·台湾地区 | 第23-24页 |
·评析 | 第24-29页 |
·以撤诉决定主体不同进行的划分 | 第24-25页 |
·两种模式对于撤回公诉的共同特点 | 第25-27页 |
·两种模式下撤回公诉共同特点的评价 | 第27-29页 |
4 撤回公诉在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我国撤回公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立法的缺失 | 第29页 |
·变相羁押被追诉人 | 第29页 |
·撤回公诉的格式理由不当 | 第29页 |
·用撤回公诉规避无罪判决 | 第29-30页 |
·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现行规定的不完善 | 第30-32页 |
·司法人员中存在的诉讼理念上落后 | 第32页 |
·我国立法中缺乏撤回公诉制度的程序性规定 | 第32页 |
·检察机关内部考核办法影响撤回公诉的正确运用 | 第32-34页 |
5 撤回公诉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完善建议 | 第34-43页 |
·撤回公诉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新的庭审模式为撤回公诉提供可能 | 第34页 |
·我国缺乏严格的公诉庭前审查程序 | 第34-35页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要求 | 第35-36页 |
·完善建议 | 第36-43页 |
·刑诉法中建立撤回公诉制度 | 第36页 |
·确立公诉的司法审查 | 第36-39页 |
·有效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 第39-40页 |
·转变应诉观念 | 第40-41页 |
·建立合理的考评考核办法 | 第41-42页 |
·撤回公诉的形式和格式理由要正当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