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乐观的概念 | 第7-8页 |
·乐观生成的两种理论 | 第8-9页 |
·天性论 | 第8-9页 |
·学习论 | 第9页 |
·乐观的结构及测量 | 第9-11页 |
·单维模型结构及生活定向测验 | 第9-10页 |
·二维模型及扩展的生活定向测验 | 第10页 |
·多维模型及个人乐观和社会乐观评定问卷—扩展版 | 第10-11页 |
·解释风格模型及归因风格问卷、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技术 | 第11页 |
·乐观的有关研究 | 第11-17页 |
·国外对乐观的研究 | 第11-17页 |
·国内对乐观的研究 | 第17页 |
·自尊、家庭环境与乐观心理品质的关系 | 第17-20页 |
·家庭环境与自尊的关系 | 第17-18页 |
·自尊与乐观心理品质的关系 | 第18-19页 |
·家庭环境与乐观心理品质的关系 | 第19页 |
·家庭环境、自尊与乐观心理品质的关系 | 第19-20页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0页 |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生活取向量表(LOT-R) | 第22页 |
·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 | 第22页 |
·家庭环境量表(FES-CV) | 第22-23页 |
·自尊量表(SES) | 第23页 |
·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 | 第23页 |
·施测过程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3-34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特点 | 第23-29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 | 第23-24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间的差异 | 第24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年级差异 | 第24-25页 |
·居住地对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影响差异比较 | 第25-26页 |
·家庭收入水平对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影响差异比较 | 第26页 |
·父母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影响差异比较 | 第26-28页 |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影响差异比较 | 第28-29页 |
·中学生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的相关分析 | 第29页 |
·中学生家庭环境、自尊与乐观心理品质的相关分析 | 第29-31页 |
·中学生家庭环境与乐观心理品质的相关分析 | 第29-31页 |
·中学生家庭环境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中学生自尊与乐观心理品质的相关分析 | 第31页 |
·中学生家庭环境、自尊对乐观心理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自尊在家庭环境影响乐观心理品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2-34页 |
5 讨论与分析 | 第34-39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特点分析 | 第34-36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性别特点 | 第34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特点 | 第34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年级特点 | 第34-35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居住地特点 | 第35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家庭收入水平特点 | 第35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父母文化程度特点 | 第35-36页 |
·中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 | 第36页 |
·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的关系 | 第36页 |
·中学生家庭环境、自尊与乐观心理品质的关系 | 第36-37页 |
·自尊的中介作用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