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管辖权异议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3-15页 |
(一) 管辖权异议的概念与价值 | 第13-15页 |
1. 管辖权异议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管辖权异议的价值 | 第14-15页 |
二、民事管辖异议制度域外考察 | 第15-21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管辖异议制度 | 第15-18页 |
1. 法国 | 第15-16页 |
2. 德国 | 第16-17页 |
3. 日本 | 第17-18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管辖权异议制度 | 第18-19页 |
1. 英国 | 第18页 |
2. 美国 | 第18-19页 |
(三) 小结 | 第19-21页 |
三、我国管辖权异议制度现状剖析 | 第21-27页 |
(一) 立法层面 | 第21-24页 |
1. 管辖权异议的提出主体规定模糊 | 第21-22页 |
2.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不明确 | 第22页 |
3. 具体操作规程的缺失 | 第22-24页 |
(二) 实务层面 | 第24-26页 |
1. 当事人方面 | 第24-25页 |
2. 法院方面 | 第25-26页 |
(三) 管辖权异议制度瘤疾成因剖析 | 第26-27页 |
四、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 | 第27-36页 |
(一) 明确管辖权异议的主客体范围 | 第27-32页 |
1. 否认第三人的管辖异议权 | 第27-28页 |
2. 否认原告在法定管辖中的管辖异议权 | 第28-29页 |
3. 完善裁定管辖制度,厘清异议权主体 | 第29-32页 |
(二) 增强立法可操作性 | 第32-35页 |
(三) 提升级别管辖异议审查级别 | 第35页 |
(四) 完善民事诉讼活动的关联环节 | 第35-36页 |
五、完善我国相关规则体系的几点设想 | 第36-41页 |
(一) 完善权利滥用的惩戒机制 | 第36-38页 |
(二) 建立默示协议管辖制度 | 第38-39页 |
(三) 提升“法律职业共同体”素质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