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容错电机结构设计与仿真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第2章 永磁容错电机的特点分析及理论计算基础 | 第13-29页 |
| ·永磁容错电机特点分析 | 第13-16页 |
| ·永磁容错电机概述 | 第13-14页 |
| ·容错特点 | 第14-16页 |
| ·永磁材料简介 | 第16-19页 |
| ·永磁材料简述 | 第16-17页 |
| ·常用永磁材料 | 第17-19页 |
| ·永磁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注意事项 | 第19页 |
| ·永磁容错电机的磁路结构及计算方法 | 第19-25页 |
| ·永磁容错电机的磁路结构 | 第19-20页 |
| ·永磁容错电机的磁路计算方法 | 第20-25页 |
| ·永磁容错电机的电磁场数值计算 | 第25-28页 |
| ·二维电磁场基本理论 | 第25-27页 |
|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六相十极永磁容错电机结构设计 | 第29-45页 |
| ·永磁容错电机主要性能参数与设计内容 | 第29-30页 |
| ·永磁容错电机的磁路设计 | 第30-32页 |
| ·永磁体的选择 | 第30-31页 |
| ·永磁体的形状设计 | 第31-32页 |
| ·永磁体尺寸的确定 | 第32页 |
| ·永磁容错电机定子内径及铁心长度的确定 | 第32-34页 |
| ·电机槽型参数的确定 | 第34-37页 |
| ·定子齿参数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槽口参数的确定 | 第35页 |
| ·电枢绕组的匝数和线径的确定 | 第35-37页 |
| ·定转子轭部厚度的确定 | 第37-38页 |
| ·有限元验证 | 第38-44页 |
| ·磁密分布 | 第39-40页 |
| ·磁力线分布 | 第40-43页 |
| ·空载反电动势 | 第43-44页 |
| ·齿槽脉动转矩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永磁容错电机优化设计研究 | 第45-60页 |
| ·相数对永磁容错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分数槽绕组对永磁容错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 ·槽电势星形图 | 第46-48页 |
| ·单层分数槽绕组的设计 | 第48-51页 |
| ·降低互感的设计方法 | 第51-52页 |
| ·槽数/极对数比对永磁容错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52-59页 |
| ·降低互感的槽数/极对数比 | 第52-57页 |
| ·槽数/极对数比对绕组系数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永磁容错电机带负载运行仿真研究 | 第60-68页 |
|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系统概述 | 第60-61页 |
| ·正常运行时系统的仿真 | 第61-64页 |
| ·故障运行时系统仿真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