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政府公信力的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公共治理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和公共治理理论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15-25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相关概念 | 第15-20页 |
·对“信”一词的典译解释 | 第15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定义 | 第15-16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特征 | 第16-18页 |
·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 | 第18-20页 |
·公共治理理论的相关分析 | 第20-22页 |
·公共治理的定义 | 第20-21页 |
·公共治理的价值定位 | 第21-22页 |
·公共治理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相互关系 | 第22-25页 |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 | 第22-23页 |
·公共治理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公共治理构建下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审视 | 第25-33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失范表现 | 第25-29页 |
·行政人员的个人公信力比较低 | 第26-27页 |
·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的行政执行公信力比较低 | 第27-28页 |
·制度设计和组织安排公信力比较低 | 第28页 |
·公关公信力比较低 | 第28-29页 |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制约因素 | 第29-33页 |
·传统官文化根深蒂固 | 第29-30页 |
·地方政府自身建设不足 | 第30-31页 |
·行政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 | 第31页 |
·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够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安康市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实证调研 | 第33-44页 |
·安康市政府公信力的指标构建 | 第33-40页 |
·安康市政府公信力的综合评价 | 第40-44页 |
第五章 公共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路径 | 第44-53页 |
·建立行政人员道德和工作能力的培育机制 | 第44-45页 |
·建立行政人员道德培养机制 | 第44页 |
·建立行政人员工作能力培养机制 | 第44-45页 |
·建立新时期官场文化 | 第45页 |
·建立政府制度化信任机制 | 第45-48页 |
·完善公务员任用制度和政府绩效考评制度 | 第45-46页 |
·完善政府失信的责任追究和国家补偿制度 | 第46页 |
·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46-47页 |
·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执行性 | 第47-48页 |
·加强政府的行政执行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第48-49页 |
·严格依法行政,依制度办事 | 第48-49页 |
·在管理公共事务中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 第49页 |
·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关管理 | 第49-51页 |
·增强地方政府的公关意识 | 第49-50页 |
·畅通沟通渠道 | 第50页 |
·做好建设型、服务型和危机型公关 | 第50-51页 |
·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建立公民组织与政府合作交流机制 | 第51-53页 |
·要加强公民的文化建设 | 第51-52页 |
·加强对公民社会组织的培育 | 第52页 |
·加强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 | 第52-53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地方政府公信力指标的可靠性评价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2:安康市政府公信力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