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识 | 第11-12页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页 |
·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 | 第17-19页 |
·战略产业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第17-18页 |
·新兴产业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第18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 第18-19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 | 第19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 第19-20页 |
·新兴产业形成和成长路径 | 第20-22页 |
·新兴产业形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化”模式 | 第20-21页 |
·科学技术产业化的转化机制 | 第21-22页 |
·新兴产业成长路径 | 第22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理论综述 | 第22-25页 |
·“政府与市场”理论综述 | 第22-23页 |
·政策扶持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周期的回归分析 | 第26-35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 第26-29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第26页 |
·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及阶段特征 | 第26-28页 |
·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 | 第28-29页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第30-33页 |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指数 | 第31-33页 |
·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国外主要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5-41页 |
·美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5-37页 |
·创新体系的科学规划 | 第35-36页 |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 第36页 |
·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不断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 第37页 |
·韩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7-39页 |
·产学研合作的规划与管理 | 第37-38页 |
·风险投资体系的规划与管理 | 第38页 |
·产业扶持政策 | 第38-39页 |
·印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 | 第39-40页 |
·政府管理模式 | 第39页 |
·产业扶持政策 | 第39-40页 |
·经营环境政策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和路径选择 | 第41-49页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因素 | 第41-43页 |
·资源支持 | 第41页 |
·技术支持 | 第41-42页 |
·市场支持 | 第42-43页 |
·政策支持 | 第43页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3-44页 |
·关键技术不掌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第43-44页 |
·配套政策不完善,制约产业发展 | 第44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策上的差异 | 第44页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路径 | 第44-48页 |
·新兴产业的独立扶持 | 第45-46页 |
·基于传统产业改造的新兴产业 | 第46-48页 |
·两种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 第49-54页 |
·“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的管理模式 | 第49-50页 |
·建立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49页 |
·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 第49-50页 |
·鼓励先行先试,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第50页 |
·加强政府采购和消费引导,带动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 第50-51页 |
·加强政府采购和消费引导 | 第50-51页 |
·打破地方保护,消除行政垄断 | 第51页 |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 | 第51页 |
·加强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第51-52页 |
·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加大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 第51-52页 |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前瞻部署和平台建设 | 第52页 |
·着力实施重大专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52页 |
·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 第52-53页 |
·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52-53页 |
·大力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 | 第53页 |
·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的引导,积极推动相关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本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54-56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0-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