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中英文缩写表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一:RA滑膜血管新生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3页 |
文献综述二:血管新生的实验模型和检测方法研究概况 | 第23-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前言 | 第38-41页 |
第一章 抗RA滑膜血管新生中药药效评价模型建立 | 第41-64页 |
第一节 适合大规模药物筛选与药效评价的CIA大鼠模型 | 第41-46页 |
第二节 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 第46-54页 |
第三节 针对RA滑膜血管形成过程的动物和细胞活性筛选模型 | 第54-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二章 抗RA滑膜血管新生药效评价指标建立 | 第64-74页 |
第一节 抗RA药效评价指标 | 第64-70页 |
第二节 抗RA滑膜血管新生病变程度评价指标 | 第70-74页 |
第三章 抗RA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机理评价指标建立 | 第74-83页 |
第一节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管腔形成能力 | 第74-76页 |
第二节 RA滑膜成纤维细胞功能和活性 | 第76-78页 |
第三节 RA滑膜血管新生的调控 | 第78-83页 |
第四章 抗RA滑膜血管新生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的验证 | 第83-108页 |
第一节 传统抗RA中药活性成分的抗RA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探索 | 第84-94页 |
第二节 基于“通络开痹”的中药复方抗RA滑膜血管新生作用对比研究 | 第94-102页 |
第三节 适用于RA寒证的经典方剂抗RA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检验 | 第102-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讨论 | 第108-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特别感谢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124页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第124-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