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1 绪论 | 第13-22页 |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 ·灌溉模式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2 寒地稻作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效应 | 第22-47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试验设计处理 | 第22-23页 |
| ·试验观测内容 | 第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结果分析 | 第24-44页 |
| ·水稻分蘖、株高、叶面积指数及产量指标 | 第24-33页 |
| ·天然降水利用率 | 第33-41页 |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41-43页 |
| ·灌溉水利用率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7页 |
| 3 覆膜灌溉与地下水灌溉试验研究 | 第47-57页 |
| ·寒地稻作覆膜灌溉试验研究 | 第47-52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 ·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地下水灌溉试验研究 | 第52-57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 ·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 ·讨论 | 第56-57页 |
| 4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稻田CH_4 和N_2O排放规律及温室效应评估 | 第57-82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57-58页 |
| ·试验处理布置 | 第58页 |
| ·田间采样 | 第58-60页 |
| ·静态箱设计 | 第58-59页 |
| ·气样采集 | 第59-60页 |
| ·室内化验 | 第60-62页 |
| ·色谱条件配置 | 第60页 |
| ·气体浓度检测 | 第60-61页 |
| ·气体通量计算 | 第61-62页 |
| ·结果分析 | 第62-78页 |
| ·CH_4排放变化规律 | 第62-69页 |
| ·N_2O排放变化规律 | 第69-76页 |
| ·CH_4和N_2O累积排放量及温室效应 | 第76-78页 |
| ·讨论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5 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及温室减排综合效应评价 | 第82-98页 |
| ·基于RAGA算法的PPC模型 | 第82-84页 |
| ·投影寻踪模型建模步骤 | 第82-83页 |
| ·RAGA建模步骤 | 第83-84页 |
| ·不同灌溉模式综合评价指标排序 | 第84-96页 |
| ·生育特征指标排序 | 第84-87页 |
| ·温室效应指标排序 | 第87-90页 |
| ·节水效应指标排序 | 第90-93页 |
| ·综合效应指标排序 | 第93-96页 |
| ·讨论 | 第96-98页 |
| 6 结论 | 第98-100页 |
| ·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 ·创新点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