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

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农村法治的思考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必要性考量第9-18页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第9-12页
  (一)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从属性第9-10页
  (二) 农村宅基地具有严格的身份属性第10页
  (三)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福利性、长期性第10页
  (四) 严格的限制性第10-12页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发展第12-14页
  (一) 宅基地所有权阶段第12-13页
  (二) 宅基地使用权阶段第13-14页
 三、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必要性第14-18页
  (一) 农民债务的客观性第14-15页
  (二) 农民财产结构和身份的流变性第15-16页
  (三) 农民执行资源的短缺性第16-18页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可行性分析第18-33页
 一、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理论基础第20-26页
  (一) 地上权原理的支撑第21-23页
  (二) 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用益物权的一种特殊形态第23页
  (三) 从民事诉讼以及民事执行的目的角度分析第23-24页
  (四) 我国现有法律对宅基地流转的原则性支持第24-25页
  (五)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经济学依据第25-26页
 二、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功利基础第26-28页
  (一) 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第26-27页
  (二) 可以保证农村土地异地承包的落实第27页
  (三) 有利于立法目的的最终实现第27-28页
 三、反转让逻辑的理性辩驳第28-33页
  (一) 允许转让不会导致农民流离失所、居无定所第28-30页
  (二) 对宅基地地使用权的流转范围进行限制的逻辑困境第30-31页
  (三) 宅基地使用权不容流转的负面效应第31-33页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法律规制第33-42页
 一、宅基使用权执行案件的前提条件——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制度第33-34页
  (一) 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原则第33-34页
  (二) 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内容第34页
 二、宅基地使用权与宅基地所有权的协调第34-36页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对象分析第36-39页
  (一) 政府不能涉足农村宅基地市场第36-37页
  (二) 具体受让对象范围的探讨第37-39页
 四、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实质条件第39-42页
第四章 宅基地使用权执行的一般程序第42-52页
 一、宅基地使用权执行案件的管辖第42-43页
 二、宅基地使用权执行案件的执行依据第43-45页
 三、宅基地使用权案件的执行措施第45-52页
  (一) 一般情形下的执行措施分析——查封、拍卖、变卖第45-49页
  (二) 利益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的执行手段——强制管理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后记第56-58页
详细摘要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物法律关系初探
下一篇:行政法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