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转基因植物中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调控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30页
 第一章 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合酶的研究进展第10-20页
  第一节 白藜芦醇的研究概况第10-16页
   1. 白藜芦醇的结构和特征第10-11页
   2. 白藜芦醇的发现和分布第11-12页
   3. 白藜芦醇的生物学功能第12-15页
   4. 白藜芦醇的应用前景第15-16页
  第二节 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白藜芦醇合酶第16-19页
   1. 白藜芦醇合成的关键酶—白藜芦醇合酶(Resveratrol synthase,RS)第17页
   2. 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途径—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第17-19页
   3. 白藜芦醇的化学合成第19页
  第三节 白藜芦醇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第二章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第20-30页
  第一节 植物内生真菌概述第21-22页
  第二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1. 产抗癌药物的内生真菌第22-24页
   2. 产其他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第24-25页
  第三节 内生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第25-28页
   1.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内生真菌第25-26页
   2. 提高植物抗性的内生真菌第26-28页
  第四节 内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28-30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30-59页
 立题意义和实验设计第30-31页
 第一章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对植物的转化第31-48页
  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39页
  3. 结果及分析第39-47页
  4. 讨论第47-48页
 第二章 爬山虎中合成白藜芦醇的内生真菌的研究第48-59页
  引言第48页
  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2. 实验方法第49-51页
  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7页
  4. 讨论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导师评阅表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繁殖生态学证据的异翅独尾草与粗柄独尾草生活史对策
下一篇:银粉背蕨水分胁迫差异cDNA的研究BcWRKY Ⅱ基因及其5调控区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