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 第14-15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5-23页 |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15-16页 |
·审计的涵义与分类 | 第16-18页 |
·审计的涵义 | 第16-17页 |
·审计的分类 | 第17-18页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 | 第18-20页 |
·公共财政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 第20-21页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方法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实分析 | 第23-37页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提出背景 | 第23-25页 |
·传统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不足 | 第23-24页 |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及控制环节 | 第25-33页 |
·事前审计环节控制 | 第26-28页 |
·事中审计环节控制 | 第28-31页 |
·事后审计环节控制 | 第31-33页 |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方式的比较 | 第33-37页 |
·传统审计与跟踪审计的比较 | 第33-34页 |
·跟踪审计的优势和作用 | 第34-37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37-45页 |
·跟踪审计法律依据不足,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37-39页 |
·跟踪审计缺少法律保障 | 第37-38页 |
·跟踪审计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 第38-39页 |
·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审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 第39-41页 |
·审计力量不足制约跟踪审计的全面开展 | 第39-40页 |
·审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跟踪审计要求 | 第40-41页 |
·审计独立性受到一定制约,审计风险加大 | 第41-45页 |
·行政型审计体制对审计独立性的制约 | 第41-42页 |
·聘请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的费用无合理列支渠道 | 第42-43页 |
·审计监督权与建设项目管理权的界限模糊 | 第43页 |
·对社会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难度加大 | 第43-45页 |
第5章 推进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 | 第45-51页 |
·健全相关法律依据,总结跟踪审计经验 | 第45-46页 |
·健全完善跟踪审计相关法律依据 | 第45页 |
·注重总结跟踪审计经验 | 第45-46页 |
·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 第46页 |
·不断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 第46-47页 |
·整合审计资源,创新组织形式 | 第46-47页 |
·适应跟踪审计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 第47页 |
·准确把握审计监督定位,保持审计独立性 | 第47-51页 |
·明确规定聘用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的费用列支渠道 | 第47-48页 |
·科学界定审计监督权 | 第48-49页 |
·抓好对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的监督工作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