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绪论 | 第13-15页 |
一 汉以前复仇行为综述 | 第15-18页 |
(一) 原始社会时期 | 第15-16页 |
(二) 奴隶社会时期 | 第16页 |
(三) 春秋战国时期 | 第16-17页 |
(四) 秦朝时期 | 第17-18页 |
二 两汉复仇风俗概况 | 第18-26页 |
(一) 国家复仇 | 第18-20页 |
(二) 个人复仇 | 第20-26页 |
1. 血亲复仇 | 第20-24页 |
2. 非血亲复仇 | 第24-26页 |
三 两汉复仇行为风行的原因 | 第26-33页 |
(一) 古代血亲复仇的延续 | 第26-27页 |
(二) 战国以来游侠精神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 以公羊学为代表的汉代统治思想的认可和支持 | 第29-33页 |
四 从复仇风俗看汉代的法律体系 | 第33-40页 |
(一) 汉代法律对复仇行为有过明确的禁止 | 第33-34页 |
(二) 复仇行为盛行是法律对经学的一种妥协 | 第34-36页 |
(三) 复仇行为和法律的艰难调和 | 第36-40页 |
五 两汉复仇风俗的影响 | 第40-49页 |
(一) 对汉当时文学作品的影响 | 第40-44页 |
(1) 对《史记》等史传作品的影响 | 第40-42页 |
(2) 对《越绝书》、《吴越春秋》、《燕丹子》等杂史小说的影响 | 第42-43页 |
(3) 对乐府诗歌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 对后世复仇行为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44-49页 |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44页 |
2. 唐宋时期 | 第44-46页 |
3. 元明清时期 | 第46-47页 |
4. 近代以来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