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器电磁离合器的优化及动态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拖拉器及其电磁离合器组件概况 | 第10-11页 |
| ·拖拉器的发展状况 | 第10页 |
| ·电磁离合器组件在拖拉器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 ·机械优化设计及相关软件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 第11-13页 |
| ·机械优化设计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 第11-12页 |
| ·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 | 第12页 |
| ·优化软件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机械优化设计和ADAMS 基础理论 | 第15-23页 |
| ·优化理论与离合器优化的规划 | 第15-17页 |
| ·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 ·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过程 | 第16-17页 |
| ·离合器优化设计规划 | 第17页 |
| ·MATLAB 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 ·MATLAB 优化工具箱 | 第17-18页 |
| ·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 | 第18-19页 |
| ·ADAMS 与离合器仿真 | 第19-22页 |
| ·ADAMS 软件简介 | 第19-20页 |
| ·ADAMS 动力学仿真理论 | 第20-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离合器的优化设计 | 第23-47页 |
| ·离合器优化概述 | 第23页 |
| ·电磁离合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电磁离合器的结构 | 第23页 |
| ·离合器工作过程及基本功能 | 第23-24页 |
| ·离合器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离合器机械结构部分建模与分析 | 第25-29页 |
| ·离合器接合部分受力分析 | 第25-27页 |
| ·离合器各构件运动分析 | 第27-29页 |
| ·离合器电磁部分建模与分析 | 第29-35页 |
| ·铁心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电磁力 | 第29-32页 |
| ·铁心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电磁力 | 第32-33页 |
| ·线圈的电压方程式 | 第33-34页 |
| ·线圈温升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 ·离合器机械结构部分优化设计 | 第35-41页 |
|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35-41页 |
| ·优化程序及优化结果处理 | 第41页 |
| ·离合器电磁部分优化设计 | 第41-44页 |
| ·电磁部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41-44页 |
| ·优化程序及优化结果处理 | 第44页 |
| ·离合器优化设计前后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44-46页 |
| ·机械结构部分优化前后各参数计算 | 第44-45页 |
| ·机械结构部分优化前后的数据分析与比较 | 第45页 |
| ·电磁部分优化前后各参数计算 | 第45-46页 |
| ·电磁部分优化前后的数据分析与比较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离合器动力学仿真及动态特性研究 | 第47-60页 |
| ·Pro/E 和ADAMS 联合仿真技术 | 第47页 |
| ·离合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 第47-49页 |
| ·模型的建立和装配 | 第47-49页 |
| ·模型的质量检查 | 第49页 |
| ·离合器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49-51页 |
| ·离合器实体模型在ADAMS 中的导入 | 第49-50页 |
| ·ADAMS 环境设置与构件的修改 | 第50页 |
| ·模型约束的添加 | 第50-51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51页 |
| ·离合器正向空转过程仿真及分析 | 第51-54页 |
| ·仿真过程与参数设置 | 第51页 |
| ·仿真运动情况 | 第51-52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 ·离合器工作过程仿真及分析 | 第54-59页 |
| ·仿真过程与参数设置 | 第54-56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Ⅰ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