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模拟的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灾害情景模拟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暴雨内涝模型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科学意义 | 第21-22页 |
·实践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理论研究 | 第25-36页 |
·暴雨内涝概念及组成要素 | 第25-27页 |
·暴雨内涝灾害成因 | 第27-28页 |
·暴雨内涝特征分析 | 第28页 |
·暴雨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理论 | 第28-32页 |
·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 第29-30页 |
·基于历史灾情评估方法 | 第30-31页 |
·基于情景模拟评估方法 | 第31-32页 |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过程 | 第32-34页 |
·暴雨内涝风险辨识 | 第32-33页 |
·暴雨内涝风险估计 | 第33-34页 |
·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 第34页 |
·本文内涝风险评估理论构建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SWMM模型建模理论基础 | 第36-45页 |
·SWMM模型概况 | 第36-37页 |
·SWMM模型计算原理 | 第37-38页 |
·SWMM模型中的排水管网 | 第38-39页 |
·SWMM模型实用性分析 | 第39-40页 |
·SWMM模型建模过程 | 第40-44页 |
·排水系统概化 | 第40页 |
·汇水区划分 | 第40-41页 |
·模型参数获取 | 第41-42页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2页 |
·模型选项设置 | 第42-43页 |
·模型文件生成 | 第43页 |
·模型参数率定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建模区SWMM模型构建过程 | 第45-65页 |
·上海市概况 | 第45-48页 |
·自然条件概况 | 第45-4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7页 |
·历史灾害状况 | 第47-48页 |
·水利设施概况 | 第48页 |
·建模区概况 | 第48-49页 |
·模型构建过程 | 第49-59页 |
·模拟校正过程 | 第59-64页 |
·实测降雨模拟 | 第60-63页 |
·模型参数率定 | 第63页 |
·模型误差原因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建模区暴雨内涝情景模拟 | 第65-76页 |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 第65-66页 |
·芝加哥降雨过程线的合成 | 第66-69页 |
·不同情景的降雨过程模拟 | 第69-74页 |
·10a一遇 | 第69-70页 |
·30a一遇 | 第70-71页 |
·50a一遇 | 第71-72页 |
·100a一遇 | 第72-73页 |
·积水点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建模区暴雨内涝风险评估 | 第76-88页 |
·暴雨内涝风险辨识 | 第76-79页 |
·历史灾情分析 | 第76-78页 |
·风险辨识过程 | 第78-79页 |
·暴雨内涝风险估计 | 第79-83页 |
·不同情景暴雨强度估计 | 第79-81页 |
·道路交通流量估计 | 第81-83页 |
·内涝风险评价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7 建模区暴雨内涝风险管理 | 第88-92页 |
·暴雨内涝风险管理理论 | 第88页 |
·暴雨内涝风险管理对策 | 第88-91页 |
·致灾因子管理对策 | 第89-90页 |
·承灾体管理对策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92-95页 |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