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
引言: 问题的提出 | 第1-10页 |
第一章 学术史与方法论 | 第10-49页 |
第一节 过去、现在与未来 | 第10-22页 |
一. 古典传统 | 第11-14页 |
二. 范式转变 | 第14-19页 |
三. 新的动向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正史、档案与文学 | 第22-33页 |
一. 从官方到民间 | 第22-27页 |
二. 从档案到文学 | 第27-33页 |
第三节 考证、解释与语境 | 第33-49页 |
一. 史实与考证 | 第33-41页 |
二. 史料与理论 | 第41-45页 |
三. 历史的真相 | 第45-49页 |
第二章 关于包公的三种叙事 | 第49-110页 |
第一节 包公时代的政治语境 | 第49-56页 |
第二节 作为历史叙事的包公 | 第56-69页 |
一. 包公的一般形象 | 第57-58页 |
二. 包公的司法故事 | 第58-66页 |
三. 包公的政治活动 | 第66-69页 |
第三节 作为自我叙事的包公 | 第69-77页 |
一. 包公的吏治思想 | 第69-73页 |
二. 包公的法律思想 | 第73-77页 |
第四节 作为文学叙事的包公 | 第77-110页 |
一. 公案文学之变迁 | 第78-88页 |
二. 包公文学之考述 | 第88-110页 |
第三章 包公故事的法律阅读 | 第110-191页 |
第一节 包公故事中的罪与罚 | 第110-145页 |
一. 刑治的成因与特质 | 第111-120页 |
二. 包公故事中的罪与罚 | 第120-145页 |
第二节 包公故事中的司法运作 | 第145-191页 |
一. 刑事审判的基本特质 | 第146-161页 |
二. 包公故事中的司法运作 | 第161-191页 |
尾声: 最后的清唱 | 第191-193页 |
附表 | 第193-241页 |
参考书目 | 第241-256页 |
后记 | 第256-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