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第1章 绪论第1-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收费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收费系统在我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第10页
  1.2.2 ETC系统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程度第10-11页
  1.2.3 国外收费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程度第11页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1-13页
  1.3.1 总体思路第11-12页
  1.3.2 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收费系统概述第13-30页
 2.1 我国高速公路的特征第13-14页
 2.2 收费系统运行模式第14-24页
  2.2.1 收费制式第14-17页
  2.2.2 通行券种类第17-21页
  2.2.3 付款方式第21-23页
  2.2.4 收费车道特征第23页
  2.2.5 自动化程度第23-24页
 2.3 对收费系统的要求第24-25页
 2.4 半自动收费系统第25-26页
 2.5 电子收费系统第26-30页
  2.5.1 收费站电子收费系统的主要特征第26-27页
  2.5.2 以DSRC为基础的ETC基本工作过程第27-28页
  2.5.3 电子收费系统组成第28-30页
第3章 收费系统升级方案的概念性设计第30-34页
 3.1 改造方案的技术路线选择第30页
 3.2 方案要点第30-34页
  3.2.1 由人工现金+计算机收费系统升级到半自动磁卡收费系统第31页
  3.2.2 由人工现金+计算机收费系统升级到车牌停车自动收费系统第31-33页
  3.2.3 由人工现金+计算机收费系统升级到车牌直通自动收费系统第33-34页
第4章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原理第34-44页
 4.1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评价方法总思路第34-36页
 4.2 灰色关联度法第36-37页
  4.2.1 评价目标与被选方案第36页
  4.2.2 数据的无量纲化第36页
  4.2.3 关联系数计算第36-37页
  4.2.4 计算关联度第37页
 4.3 层次分析法(AHP)第37-44页
  4.3.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第38-39页
  4.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39-40页
  4.3.3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第40-42页
  4.3.4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第42-44页
第5章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44-54页
 5.1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技术因素评价指标的确立第44-47页
  5.1.1 收费车道平均通过率μ第44-45页
  5.1.2 平均延误时间T_d(S)第45-46页
  5.1.3 通行费征收率第46页
  5.1.4 管理效率第46-47页
 5.2 收费系统改造项目经济因素评价指标的确立第47-51页
  5.2.1 预计发生的成本第47页
  5.2.2 预计产生的效益第47-51页
 5.3 收费系统改造项目社会因素评价指标的确立第51-54页
  5.3.1 技术符合程度第51-52页
  5.3.2 用户的可接受程度第52页
  5.3.3 环境污染程度第52-54页
第6章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第54-63页
 6.1 案例描述第54-55页
 6.2 指标计算第55-58页
  6.2.1 计算技术因素评价指标第55页
  6.2.2 计算经济因素评价指标第55-57页
  6.2.3 计算社会环境因素评价指标第57-58页
 6.3 计算各指标的关联系数第58-60页
 6.4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第60-61页
  6.4.1 建立项目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第60页
  6.4.2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第60-61页
  6.4.3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第61页
  6.4.4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第61页
 6.5 计算各备选方案的关联度第61-63页
结论和建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1第69-72页
附录2第72-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型IC卡机房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公用物流信息平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