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5-14页 |
一、 蓝藻基因的克隆和应用 | 第5页 |
二、 蓝藻受体的研究 | 第5-6页 |
三、 基因转化途径 | 第6-7页 |
四、 蓝藻外源基因转移的载体系统 | 第7-9页 |
五、 提高重组表达质粒的稳定性 | 第9-10页 |
六、 强启动子的利用 | 第10-11页 |
七、 外源基因的融合表达 | 第11-12页 |
八、 胸腺素Tα_1的研究 | 第12-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5页 |
一、 材料 | 第14-17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7-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41页 |
一、 蓝藻穿梭表达重组质粒的改造 | 第25-30页 |
二、 穿梭表达重组质粒pPUREUT、pPREUT分别转化Synechococcus sp.PCC7942 | 第30-31页 |
三、 转化藻株的Southern-blot鉴定 | 第31-32页 |
四、 转化藻株胞内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 第32-36页 |
五、 转化藻的Western-blot鉴定 | 第36-37页 |
六、 穿梭质粒在Synechococcus sp.PCC7942中的传代稳定性和拷贝数 | 第37-39页 |
七、 转基因藻株对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6页 |
文献 | 第46-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