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特殊热能及其机械论文--地下热能、地下热能机械论文

水平埋管换热器地热源热泵实验研究

1 绪论第1-31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地热源热泵系统简介第9-11页
  1.2.1 地热源热泵系统概述第9页
  1.2.2 地热源热泵系统形式及分类第9-11页
 1.3 热泵空调系统对比第11-15页
  1.3.1 风冷热泵第11-12页
  1.3.2 水热源热泵第12-13页
  1.3.3 土壤源热泵第13-15页
 1.4 地热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历史、国内研究现状及工程实例第15-19页
  1.4.1 地热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历史第15-16页
  1.4.2 国内地热源热泵系统的研究情况第16-19页
  1.4.3 国内工程实例第19页
 1.5 垂直埋管换热器与水平埋管换热器的比较第19-21页
 1.6 传热模型理论基础第21-22页
 1.7 三种典型传热模型介绍第22-24页
 1.8. VC.Mei模型第24-30页
  1.8.1 水平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第24-26页
  1.8.2 垂直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第26-29页
  1.8.3 水平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与垂直套管式换热器传热模型比较第29-30页
 1.9 本文研究内容第30-31页
2 实验装置与测试第31-45页
 2.1 实验系统介绍第31-34页
  2.1.1 整个实验系统介绍第31-33页
  2.1.2 水平埋管换热器地热源热泵系统实验系统介绍第33-34页
 2.2 测试仪表第34-38页
  2.2.1 温度测试第34-36页
  2.2.2 流量测试第36-37页
  2.2.3 压力测试第37页
  2.2.4 耗电量测试第37页
  2.2.5 时间测试第37-38页
 2.3 实验设备第38页
 2.4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第38-41页
  2.4.1 地下埋管换热器换热量误差分析第38-40页
  2.4.2 整个实验装置误差分析第40-41页
 2.5 实验方法与实验安排第41-42页
 2.6 热平衡测试第42-45页
  2.6.1 热平衡测试方法第42-43页
  2.6.2 测试数据处理第43-44页
  2.6.3 测试结果第44-45页
3 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第45-63页
 3.1 实验研究内容第45页
 3.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5-49页
  3.2.1 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第45-46页
  3.2.2 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第46-49页
 3.3 实验结果第49-61页
  3.3.1 夏季地下埋管放热量实验第49-55页
  3.3.2 冬季地下埋管吸热量实验第55-58页
  3.3.3 地下埋管温度测试实验第58-61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第61-63页
4 GSHP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第63-86页
 4.1 土壤的温度分布第63-66页
  4.1.1 土壤的温度分布特征第63页
  4.1.2 实验地点(重庆地区)初始温度的确定第63-65页
  4.1.3 编程求解土壤的初始温度分布第65-66页
 4.2 地热源热泵水平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第66-71页
  4.2.1 模型假设第66-67页
  4.2.2 建立数学模型第67-71页
 4.3 传热模型数值求解第71-80页
  4.3.1 输入参数的确定第71-75页
  4.3.2 差分方程的建立第75-77页
  4.3.3 各计算步长的确定第77-78页
  4.3.4 节点数目的确定第78-80页
  4.3.5 编程求解第80页
 4.4 过渡季大地温度场恢复模型及数值求解第80-84页
  4.4.1 过渡季大地温度场恢复模型第80-81页
  4.4.2 差分方程的建立第81-82页
  4.4.3 编程求解第82-84页
 4.5 模型求解结果分析第84页
 4.6 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第84-86页
5 工程实践第86-98页
 5.1 房间冷负荷计算第86-87页
  5.1.1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第86页
  5.1.2 室内设计参数第86页
  5.1.3 室外设计参数第86-87页
  5.1.4 冷负荷计算第87页
 5.2 地下埋管设计第87-89页
  5.2.1 土壤的性质极其热力学参数第87-89页
  5.2.2 冷却水量的确定第89页
  5.2.3 地下埋管设计第89页
 5.3 水系统设计第89-95页
  5.3.1 冷冻水系统第89-94页
  5.3.2 冷却水系统设计第94-95页
 5.4 地热源热泵系统设计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第95-98页
  5.4.1 埋管材料的选择第96页
  5.4.2 埋管施工中注意事项第96-98页
6 结论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花生中的转化及免疫原性研究
下一篇:利用穿梭质粒在Synechococcus sp.PCC7942中热诱导表达Tα1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