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详细摘要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多波多分量观测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采集足痕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多波多分量观测系统属性校验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转换波速度分析和NMO动校快速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多波多分量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 | 第24-56页 |
·转换波观测系统设计 | 第24-32页 |
·面元划分 | 第24-27页 |
·覆盖次数计算 | 第27页 |
·滚动距计算 | 第27-28页 |
·转换波观测系统设计流程 | 第28页 |
·应用实例 | 第28-32页 |
·转换波与纵波联合勘探观测系统设计 | 第32-35页 |
·观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第35-42页 |
·传统的面元属性评价方法 | 第35页 |
·优度评价指标和聚焦射束评价指标 | 第35-38页 |
·熵的评价指标 | 第38-40页 |
·有效覆盖次数评价指标 | 第40-42页 |
·多波多分量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应用软件系统开发 | 第42-53页 |
·并行环境配置 | 第43-45页 |
·关键模块的设计开发 | 第45-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3 采集足痕 | 第56-72页 |
·采集足痕的产生原因和机理 | 第56-61页 |
·采集足痕的压制方法 | 第61-67页 |
·采集足痕压制实际应用 | 第67-69页 |
·采集足痕对观测系统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定量评价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4 观测系统属性校验 | 第72-86页 |
·初至的自动拾取 | 第72-76页 |
·炮点位置和检波点位置的校验 | 第76-81页 |
·检波点水平分量方位角校验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5 转换波速度分析和NMO动校快速算法 | 第86-100页 |
·转换波速度分析和NMO动校耗费大量时间的原因分析 | 第86-92页 |
·转换波速度分析快速算法 | 第92-94页 |
·转换波NMO动校快速算法 | 第94-98页 |
·转换点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 第94-96页 |
·二分法查找算法介绍 | 第96-97页 |
·基于二分法查找的转换波NMO动校快速算法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4页 |
·论文总结 | 第100-102页 |
·主要创新 | 第102-103页 |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作者简介 | 第11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11-112页 |
主要获奖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