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提出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 ·参数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方向 | 第14-15页 |
| ·区间分析理论 | 第15页 |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 2 系统辨识 | 第17-22页 |
| ·系统辨识的原理 | 第17-18页 |
| ·系统辨识的内容 | 第18页 |
| ·系统辨识的一般过程 | 第18-19页 |
| ·系统辨识算法 | 第19-20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19-20页 |
| ·极大似然法 | 第20页 |
| ·系统辨识的主要应用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 第22-36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区间算法运算 | 第23-24页 |
|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 第24-29页 |
| ·问题描述 | 第24-26页 |
| ·算法求解 | 第26-27页 |
| ·区间高斯塞尔德算子 | 第27页 |
| ·Krawczyk算子 | 第27-29页 |
| ·区间分析法的验证 | 第29-35页 |
| ·仿真系统的描述 | 第29-30页 |
| ·仿真及数据采集 | 第30-32页 |
| ·识别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识别 | 第36-51页 |
| ·引言 | 第36-39页 |
| ·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 第39-43页 |
|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 第40-41页 |
| ·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 ·两自由度平面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 第42-43页 |
| ·系统仿真 | 第43-47页 |
| ·仿真系统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43-46页 |
| ·仿真系统的参数识别过程与识别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试验平台上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5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气动伺服定位系统物理参数识别 | 第51-62页 |
| ·引言 | 第51-53页 |
| ·建模 | 第53-58页 |
| ·动力学模型 | 第53-56页 |
| ·截流处气体质量流动率的近似计算 | 第56-57页 |
| ·参数识别模型 | 第57-58页 |
| ·系统仿真与数据采集 | 第58-60页 |
| ·识别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5页 |
| ·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附录 | 第71-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7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