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鼠疫耶尔森氏菌毒力相关转录调控子Zur和PhoP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前言第14-18页
 1. 细菌的转录调控子与基因调控第14页
 2. 细菌毒力相关的转录调控子第14-15页
 3. 鼠疫菌的基因调控研究第15页
 4. 转录调控子Zur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5. 转录调控子PhoP的研究进展第16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总体研究计划第16-18页
第一部分 鼠疫菌Zur 调控元研究第18-72页
 1. 前言第18-19页
 2. 材料第19-26页
   ·菌株与质粒第19页
     ·菌株第19页
     ·质粒第19页
   ·酶与试剂盒第19页
   ·试剂、溶液与药品第19-26页
   ·主要仪器第26页
 3. 方法第26-46页
   ·⊿zur 突变株的构建第26-28页
     ·突变盒引物的设计与突变盒的扩增第26-27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27页
     ·电转化第27页
     ·重组克隆的筛选鉴定第27-28页
   ·鼠疫菌总RNA 的提取第28页
     ·菌体收集和RNA 固定第28页
     ·菌体裂解第28页
     ·沉淀核酸第28页
     ·消化DNA第28页
     ·沉淀RNA第28页
   ·总RNA 的荧光素标记第28-30页
     ·逆转录生成氨基标记的cDNA第28-29页
     ·氨基标记cDNA 纯化第29-30页
     ·氨基标记cDNA 的荧光素标记与纯化第30页
   ·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第30-31页
     ·芯片的紫外交联与醛基封闭第30页
     ·芯片的预杂交第30页
     ·芯片杂交与漂洗第30页
     ·数据分析第30-31页
   ·Zur 调控元分析第31页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 TIME RT-PCR)第31-35页
     ·Trizol 提取细菌RNA 的方法第31-32页
     ·Ambion’s DNA-freetm kit 去DNA 污染第32页
     ·逆转录第32-33页
     ·Real-time PCR 反应第33-35页
   ·Zur 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纯化第35-37页
     ·引物设计及合成第35页
     ·产物的扩增与连接第35-36页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BL21(DE3)第36页
     ·阳性克隆的挑选及目的蛋白的表达第36-37页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7页
   ·Zur 结合位点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第37页
   ·凝胶阻滞实验(EMSA)第37-40页
     ·目的DNA 片段的合成第37-38页
     ·探针的标记第38-39页
     ·结合百分比的测定第39页
     ·未结合的标记物的去除第39-40页
     ·结合反应第40页
   ·DNA 酶I 足迹实验(DNASE I FOOTPRINTING ASSAYS)第40-42页
     ·寡核苷酸序列5’平末端标记第40-41页
     ·PCR 及PCR 产物的纯化第41页
     ·结合反应第41-42页
     ·足迹实验第42页
   ·引物延伸实验(PRIMER EXTENSION ASSAYS)第42-44页
     ·与靶基因m RNA 互补引物的设计第42-43页
     ·总RNA 的提取第43页
     ·寡核苷酸探针的制备第43页
     ·引物延伸反应第43-44页
   ·测序反应第44-46页
     ·寡核苷酸引物的标记第44页
     ·延伸/终止反应第44-46页
 4. 结果与讨论第46-71页
   ·⊿zur 突变株的构建第46-47页
   ·Zur 调控子的转录谱分析第47-55页
   ·RT-PCR第55页
   ·Zur 蛋白的表达纯化第55-62页
   ·Zur 结合序列的基序分析第62-63页
   ·Zur 结合序列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第63-64页
   ·分子生化实验第64-71页
     ·凝胶阻滞实验(EMSA)第64-66页
     ·DNA 酶I 足迹实验第66-69页
     ·引物延伸实验第69-71页
 5. 结语第71-72页
第二部分 鼠疫菌PhoP 调控元研究第72-105页
 1. 前言第72-73页
 2. 材料第73页
   ·菌株与质粒第73页
   ·酶与试剂盒第73页
   ·试剂、溶液与药品第73页
   ·主要仪器第73页
 3. 方法第73-74页
   ·实时定量逆转录PCR第73-74页
   ·凝胶阻滞实验第74页
   ·DNA 酶I 足迹实验第74页
   ·引物延伸实验第74页
   ·测序反应第74页
   ·PhoP 结合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4页
 4. 结果与讨论第74-95页
   ·部分表达谱结果的RT-PCR 验证第74-80页
   ·分子生化实验第80-95页
     ·凝胶阻滞实验(EMSA)第80-82页
     ·DNA 酶I 足迹实验第82-89页
     ·引物延伸实验第89-95页
 5. 结语第95-96页
 6. 附录第96-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3页
锌离子依赖型调控蛋白及其调控元研究(综述)第113-124页
简历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理
下一篇:温榆河水质评价与水环境容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