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有关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经济学一般原理 | 第10-15页 |
·马克思就业理论 | 第10页 |
·就业弹性理论 | 第10-11页 |
·奥肯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 第11-12页 |
·有效就业理论 | 第12-13页 |
·有效就业理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13-15页 |
2 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 第15-23页 |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现状 | 第15-18页 |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情况的数据分析 | 第15-17页 |
·从就业弹性角度分析 | 第17-18页 |
·我国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 | 第18-21页 |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现状 | 第21-23页 |
3.造成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原因分析 | 第23-32页 |
·我国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有悖奥肯定律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有效就业率过低现象的存在 | 第23-24页 |
·过剩的农村劳动人口的转移问题 | 第24-25页 |
·结构性失业加剧了失业问题 | 第25-26页 |
·经济及所有制结构因素 | 第26-31页 |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 第26-28页 |
·产业结构不对称,第三产业规模较小制约了就业 | 第28-29页 |
·内需不足的影响 | 第29-31页 |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 第31-32页 |
4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和谐发展的对策设想 | 第32-41页 |
·政府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应把扩大就业和增加工作岗位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 | 第32-33页 |
·必须有适当的经济政策保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 | 第33-34页 |
·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应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 第33页 |
·制定适当的税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拉动内需 | 第33-34页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34-36页 |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34-35页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 第35页 |
·加速城镇化进程,尤其要推进小城镇建设 | 第35-36页 |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积极扩展各种就业渠道 | 第36-40页 |
·加强教育和培训,强化就业服务,减少结构性失业 | 第36-37页 |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 第37页 |
·促进就业模式转变 | 第37-39页 |
·创造良好的扩大就业的社会环境 | 第39-40页 |
·解决统计口径、就业理论平台的统一问题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详细摘要 | 第44-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