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和平共处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6-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难点 | 第11-12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关于和平共处的理论探讨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和平共处的思想渊源 | 第13-16页 |
一、古代中国和平共处的思想渊源 | 第13-14页 |
二、近代西方和平共处的思想渊源 | 第14-15页 |
三、现代社会主义和平共处思想渊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表面与实质:关于和平共处的理论及其差异 | 第16-23页 |
一、和平共处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与和平共处相关的西方理论及其缺陷 | 第18-23页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共处战略的历史传承及其动因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和平共处战略的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中的和平共处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对中国和平共处战略动因的解释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和平共处战略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第31-48页 |
第一节 和平共处战略施行的国际背景 | 第31-35页 |
一、制度、经济、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 第31-33页 |
二、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并存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应用 | 第35-42页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第35-37页 |
二、中国与缅甸的和平共处 | 第37-39页 |
三、中国与印度的和平共处 | 第39-40页 |
四、中国与美国的和平共处 | 第40-42页 |
第三节 中国和平共处战略的新发展 | 第42-48页 |
一、新安全观的提出 | 第42-44页 |
二、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和平共处 | 第44-45页 |
三、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的和平共处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