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事由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解雇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一) 解雇的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1、解雇的概念及分类 | 第12-14页 |
2、解雇的影响及功能 | 第14-15页 |
(二) 解雇的相关法理 | 第15-20页 |
1、限制解雇的理论 | 第15-17页 |
2、解雇的基本原则 | 第17-20页 |
二、中外解雇法律制度介绍 | 第20-32页 |
(一) 德国 | 第20-22页 |
1、实体解雇要件 | 第20-21页 |
2、程序解雇要件 | 第21-22页 |
3、德国法的评价 | 第22页 |
(二) 法国 | 第22-25页 |
1、基于个人理由之解雇 | 第22-23页 |
2、基于经济理由之解雇 | 第23-24页 |
3、其他解雇权的限制 | 第24页 |
4、解雇后的措施 | 第24-25页 |
5、法国法的评价 | 第25页 |
(三) 英国 | 第25-27页 |
1、裁员事由 | 第26页 |
2、法定裁员给付法 | 第26页 |
3、不公平裁员 | 第26-27页 |
4、三阶段保护流程 | 第27页 |
5、英国法的评价 | 第27页 |
(四) 中国 | 第27-32页 |
1、过错性解雇 | 第27-28页 |
2、无过错性解雇 | 第28-29页 |
3、经济性解雇 | 第29-31页 |
4、其他解雇权限制 | 第31-32页 |
三、中外解雇事由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 | 第32-40页 |
(一) 对解雇事由类型化的比较 | 第32-33页 |
(二) 对具体解雇事由的比较 | 第33-37页 |
1、对劳工个人事由的比较 | 第33-35页 |
2、对经济性事由的比较 | 第35-37页 |
(三) 对各国解雇事由特色规定的比较 | 第37-40页 |
1、“社会选择”与“优先留用” | 第37-38页 |
2、德国和法国的“员工代表会”与我国的“工会” | 第38-40页 |
四、外国解雇法的启示与我国解雇法制的完善 | 第40-46页 |
(一) 立法宗旨和立法模式 | 第40-42页 |
1、立法宗旨 | 第40页 |
2、立法模式 | 第40-42页 |
(二) 解雇事由和解雇程序 | 第42-44页 |
1、解雇事由 | 第42页 |
2、解雇程序 | 第42-44页 |
(三) 对《劳动合同法》中具体规定的修法建议 | 第44-46页 |
1、第39条第5项之规定 | 第44页 |
2、第39条第6项之规定 | 第44-45页 |
3、第41条第1款第4项之规定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