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论文研究意义第15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基础知识概论第16-28页
   ·被保险公司的逆向选择第16-19页
     ·逆向选择的概念第16-17页
     ·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第17-18页
     ·逆向选择导致的后果第18-19页
     ·逆向选择问题的博弈第19页
   ·被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第19-23页
     ·道德风险的概念第20页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0页
     ·道德风险导致的后果第20-22页
     ·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第22-23页
   ·博弈论第23-26页
     ·博弈的基本要素第23-24页
     ·博弈的类型第24页
     ·博弈分析第24-26页
     ·博弈论的意义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G.Akerlof 市场模型及其改进第28-36页
   ·引言第28页
   ·市场模型条件第28-31页
   ·Lemon 市场分析第31-35页
     ·初期市场分析第31-32页
     ·买主决策第32-34页
     ·卖主决策第34页
     ·求解二手市场均衡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博弈第36-46页
   ·引言第36页
   ·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信息甄别模型第36-41页
     ·Rothschild-J.Stiglitz 信息甄别模型第36-40页
     ·模型的评价第40-41页
   ·风险投资的逆向选择博弈第41-45页
     ·模型条件假设第42页
     ·模型分析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我国保险市场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第46-58页
   ·引言第46页
   ·保险市场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第46-52页
     ·条件假设第46-47页
     ·不存在道德风险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第47-49页
     ·存在道德风险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第49-52页
   ·道德风险下的博弈均衡分析第52-57页
     ·模型的描述第52-53页
     ·单阶段博弈分析第53-56页
     ·保险定价公式第56页
     ·保单赔付范围第56-57页
     ·无限次博弈分析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任宏恩表演艺术研究
下一篇:破产论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