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社区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植物景观 | 第10页 |
·社区公园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趋势 | 第11-14页 |
·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的研究 | 第11-12页 |
·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的研究 | 第12-14页 |
·社区公园绿地的养护管理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2 自然环境及样地选择 | 第16-18页 |
·自然条件概述 | 第16页 |
·松江社区公园植物景观样地的选择及简介 | 第16-18页 |
3 植物景观美景度的评价 | 第18-29页 |
·评价方法的选定 | 第18页 |
·评价方法 | 第18-26页 |
·拍摄地确定及照片拍摄 | 第18-25页 |
·评判者选择 | 第25-26页 |
·评价步骤 | 第26页 |
·评测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4 植物景观改善小环境舒适度的评价 | 第29-37页 |
·评价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采集 | 第29页 |
·舒适度的计算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样地1的降温增湿效应及舒适度 | 第30-31页 |
·样地2的降温增湿效应及舒适度 | 第31-32页 |
·样地3的降温增湿效应及舒适度 | 第32页 |
·样地4的降温增湿效应及舒适度 | 第32-33页 |
·样地5的降温增湿效应及舒适度 | 第33-34页 |
·样地6的降温增湿效应及舒适度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植物景观养护管理的评价 | 第37-51页 |
·植物性状的评价 | 第37-42页 |
·评价方法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植物完整度的评价 | 第42-44页 |
·实验内容及评价标准 | 第42页 |
·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绿地土壤的评价 | 第44-50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4-45页 |
·评价方法 | 第45-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