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丝素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蚕丝的结构及组成 | 第11-12页 |
·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第12-13页 |
·丝素蛋白的构象及聚集态结构 | 第13-14页 |
·蚕丝的形成过程 | 第14-16页 |
·蚕丝的力学性能 | 第16-17页 |
·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在丝素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23页 |
·蛋白质的荧光 | 第18页 |
·荧光探针技术 | 第18-20页 |
·动力学荧光分析法 | 第20-21页 |
·荧光猝灭 | 第21-22页 |
·同步荧光分析法 | 第22页 |
·固体表面荧光分析法 | 第22-23页 |
·蛋白质分子的自组装 | 第23-25页 |
·自组装 | 第23-24页 |
·纳米材料与自组装 | 第24页 |
·丝素蛋白的自组装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3页 |
第二章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醇致变性机理的研究 | 第33-50页 |
·引言 | 第33-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5页 |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第35页 |
·样品表征 | 第35-37页 |
·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35-36页 |
(a) ThT稳态荧光发射光谱测量 | 第36页 |
(b) ThT荧光动力学扫描 | 第36页 |
(c) Trp荧光动力学扫描 | 第36页 |
·远紫外圆二色谱的测定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ThT荧光探针与丝素蛋白结合的圆二色谱研究 | 第37-38页 |
·ThT稳态荧光发射光谱研究 | 第38-40页 |
·荧光动力学扫描技术研究丝素蛋白醇致变性的机理 | 第40-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三章 铜离子对丝素蛋白构象影响的研究 | 第50-74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1页 |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第51页 |
·样品表征 | 第51-54页 |
·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51-53页 |
(d) ThT荧光动力学扫描 | 第52页 |
(e) ANS结合 | 第52页 |
(f) 铜离子对Trp荧光猝灭的研究 | 第52-53页 |
(g) 荧光升温测量 | 第53页 |
·远紫外圆二色谱的测定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70页 |
·铜离子对再生丝素蛋白稀溶液构象的影响 | 第54-57页 |
·疏水探针ANS对铜离子与丝素蛋白作用的研究 | 第57-60页 |
·铜离子对Trp荧光猝灭的研究 | 第60-68页 |
·铜离子与Trp络合的理论计算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章 丝素蛋白在离子作用下组装行为的初步探索 | 第74-87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75-76页 |
·样品制备 | 第76页 |
·样品表征 | 第76-77页 |
·pH值的测定 | 第76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76页 |
·原子力显微镜 | 第76-7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7-84页 |
·再生丝素蛋白在离子作用下组装行为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 | 第77-80页 |
·pH值对再生丝素蛋白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80-81页 |
·再生丝素蛋白在离子作用下组装行为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应用固体荧光分析法研究丝素蛋白的尝试 | 第87-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