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引言 | 第7页 |
·歧义研究概述 | 第7-8页 |
·短语歧义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并列短语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分析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处理涉及的知识及知识表示 | 第15-19页 |
·语义网络 | 第15-17页 |
·概念从属理论 | 第17-18页 |
·本体论 | 第18-19页 |
·知识表示理论与语义相似性的计算 | 第19-24页 |
·语义相似性计算概述 | 第19-21页 |
·名词概念从属树与静态语义距离的计算 | 第21-22页 |
·事件概念树与动态语义距离的计算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并列名词短语的歧义和特殊省略分析 | 第25-43页 |
·名词短语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 第25-26页 |
·并列名词短语的典型性表现与接近性原则 | 第26-28页 |
·N+<和>+NP(n1+<和>+n2+n3)结构中歧义的 | 第28-33页 |
·N+<和>+NP、NP+<和>+N 以及NP1+<和>+NP2 结构的非歧义分析 | 第33-37页 |
·N+<和>+NP(n1+<和>+n2+n3)结构的非歧义 | 第33-34页 |
·NP+<和>+N(n1+n2+<和>+n3)结构的非歧义 | 第34-35页 |
·NP1+<和>+NP2(n1+n2+<和>+n3+n4)结构的非歧 | 第35-37页 |
·特殊并列结构的分析和处理 | 第37-39页 |
·整体处理策略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处理模型的建立 | 第43-57页 |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消解的知识表示 | 第44-47页 |
·静态知识表示 | 第44-46页 |
·动态知识表示 | 第46-47页 |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消解的实现 | 第47-55页 |
·名词短语语义处理整体流程 | 第47-49页 |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处理整体流程 | 第49-50页 |
·N+<和>+NP(n1+<和>+n2+n3)结构的处理 | 第50-53页 |
·NP+<和>+N(n1+n2+<和>+n3)结构的处理 | 第53页 |
·NP1+<和>+NP2(n1+n2+<和>+n3+n4)结构 | 第53页 |
·特殊并列结构的处理 | 第53-55页 |
·名词概念间语义距离的计算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并列名词短语歧义消解模型在智能仪器设计中的应用 | 第57-63页 |
·智能仪器设计领域对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需求 | 第57-58页 |
·领域知识库的建立 | 第58-61页 |
·运行实例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