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僵局概述 | 第8-14页 |
(一) 公司僵局的法律概念与特征 | 第8-10页 |
1、公司僵局的法律概念 | 第8-10页 |
2、公司僵局的特征 | 第10页 |
(二) 公司僵局的类型 | 第10-11页 |
(三) 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 第11-14页 |
1、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 | 第11-13页 |
2、公司僵局的危害 | 第13-14页 |
二、打破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一) 公司契约理论 | 第14-15页 |
(二) 期待利益落空理论 | 第15-16页 |
(三)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第16-17页 |
三、打破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17-31页 |
(一) 股东的自力救济机制 | 第17-20页 |
1、公司章程约定 | 第17-19页 |
2、非司法调解制度 | 第19-20页 |
3、仲裁条款 | 第20页 |
(二) 司法救济机制 | 第20-31页 |
1、强制股权收购制度 | 第20-24页 |
2、强制司法解散制度 | 第24-29页 |
3、其他替代性司法救济 | 第29-31页 |
四、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救济现状及法律完善 | 第31-37页 |
(一) 我国公司僵局的救济现状 | 第31-32页 |
(二) 我国打破公司僵局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1、“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股东利益重大损失”的法律解释 | 第32页 |
2、“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规定 | 第32-33页 |
3、诉讼主体问题 | 第33-34页 |
4、司法解散后的公司清算问题 | 第34页 |
(三) 完善我国打破公司僵局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4-37页 |
1、完善强制股权收购制度 | 第34页 |
2、完善强制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 第34-35页 |
3、强化董事的法定义务和民事责任 | 第35页 |
4、强化公司章程的作用 | 第35页 |
5、司法强制公司分立制度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