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气中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生物质能开发的意义 | 第9-11页 |
| ·生物质能的特点 | 第9-11页 |
| ·发展前景 | 第11页 |
|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方式 | 第11-13页 |
| ·生物质厌氧发酵 | 第11页 |
| ·生物质燃烧 | 第11-12页 |
| ·生物质闪速热解制油 | 第12页 |
| ·生物质气化 | 第12-13页 |
| ·焦油的定义及危害 | 第13-16页 |
| ·焦油的定义 | 第13-15页 |
| ·焦油的危害 | 第15-16页 |
| ·本文工作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生物质焦油脱除的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生物质焦油的生成 | 第17-18页 |
| ·焦油的净化方法 | 第18-20页 |
| ·湿式净化 | 第18-19页 |
| ·干式净化 | 第19页 |
| ·电捕焦油法 | 第19页 |
| ·热裂化 | 第19-20页 |
| ·催化裂化 | 第20页 |
|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化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 ·非金属类催化剂 | 第21-23页 |
| ·镍基催化剂 | 第23-24页 |
| ·碱金属和其它金属催化剂 | 第24-25页 |
| ·国内主要研究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化的实验研究 | 第27-37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实验系统 | 第28-32页 |
| ·实验台的建立 | 第28-29页 |
| ·采样和分析 | 第29-31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 ·萘的转化率 | 第32页 |
|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32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气相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催化剂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34页 |
| ·Fe_2O_3 的催化裂解研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模型 | 第37-46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催化裂解反应数学模型的特点 | 第37-38页 |
| ·动力学建模和计算 | 第38-39页 |
| ·活化能的求取 | 第39-41页 |
| ·热裂解与催化裂解机理 | 第41-45页 |
| ·热裂解反应的机理 | 第41-42页 |
| ·催化裂解的反应机理 | 第42-44页 |
| ·CaO、MgO 催化裂解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YDX 型生物质热解气化系统 | 第46-52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热解气化系统 | 第47-51页 |
| ·焦油采样系统 | 第47-49页 |
| ·样品分析 | 第49-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附表1 非金属类催化剂的焦油催化特性及效果 | 第60-6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