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11-12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 第12页 |
·我国出台了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 第12-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国内外关于责任政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8-2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 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基本概况 | 第25-35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涵义、产生及分类 | 第25-28页 |
·乡政府 | 第26页 |
·民族乡政府 | 第26-27页 |
·镇政府 | 第27-28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性质、特点及意义 | 第28-31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性质 | 第28-29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特点 | 第29-30页 |
·加强农村基层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30-31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 | 第31-35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机构设置 | 第31-33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 | 第33-35页 |
3 20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发展历史 | 第35-41页 |
·清末至民国时期推行的所谓“乡镇自治” | 第35-36页 |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的“议行合一制”乡镇基层政权 | 第36-37页 |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 第37-39页 |
·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政村治”二元治理模式 | 第39-41页 |
4 农村基层责任政府的要求 | 第41-45页 |
·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 | 第41页 |
·职能合理 | 第41-42页 |
·重塑政府功能,从间接服务城市转向直接为农村居民服务 | 第41-42页 |
·增强经济服务职能 | 第42页 |
·强化社会管理 | 第42页 |
·依法行政 | 第42-43页 |
·高素质的领导班子 | 第43-45页 |
5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5-57页 |
·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弊端多 | 第45-48页 |
·党政不分,权力双轨运行 | 第45-46页 |
·机构条块设置,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被支解 | 第46页 |
·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机构设置不规范,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 第46-47页 |
·从现有的法律条文来看,没有突出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 | 第47-48页 |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政府面临着新旧领导体制的冲突和挑战 | 第48页 |
·财政危机 | 第48-50页 |
·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 | 第48-49页 |
·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基层政府财力减少或增收无望,债务加重 | 第49-50页 |
·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 第50-52页 |
·农民负担重,增收困难 | 第52-54页 |
·干部素质低 | 第54-55页 |
·政府形象差 | 第55页 |
·干群关系紧张 | 第55-57页 |
6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的经验启示 | 第57-68页 |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的启示 | 第57-61页 |
·地方政府合并的趋势 | 第57-58页 |
·新公共管理运动 | 第58-59页 |
·分权与地方自治的趋势 | 第59-60页 |
·电子政府建设 | 第60-61页 |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 | 第61-64页 |
·美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 | 第61-62页 |
·美国地方政府治理还具有以下特点 | 第62-64页 |
·德国完善的乡村公共品供给体制 | 第64-68页 |
·地方政府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 | 第66页 |
·严格规范的法律体制,是德国乡村公共品供给规范化的前提 | 第66页 |
·强有力的政府财政支持体制,是德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满足当地居民需要的重要基础 | 第66-67页 |
·发达的社会补充体制 | 第67页 |
·良好的政府间关系及个人关系,能够有效地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 第67页 |
·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完善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保证 | 第67-68页 |
7 建设农村基层责任政府的建议 | 第68-83页 |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新定位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 | 第68-72页 |
·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 第68-69页 |
·重新定位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 | 第69-72页 |
·加快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 | 第72-74页 |
·确立法律化、制度化的政府管理体制 | 第72页 |
·加快领导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第72-73页 |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从上至下依次进行 | 第73-74页 |
·政府要加强自身管理 | 第74页 |
·解决财政困难 | 第74-77页 |
·努力发展经济,加大财源建设力度 | 第74页 |
·建立合理的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的分配体系 | 第74-75页 |
·中央和上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第75页 |
·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行政成本 | 第75-76页 |
·规范管理,严控开支 | 第76-77页 |
·实现乡镇政府依法行政 | 第77-78页 |
·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努力培养群众的法津意识 | 第77页 |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 | 第77页 |
·努力改善基层干部的行政执法环境 | 第77-78页 |
·加强法律监督 | 第78页 |
·扩大村民政治参与,完善农村基层政府民主机制 | 第78-80页 |
·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制度 | 第78-79页 |
·推进农村基层政府决策民主化 | 第79页 |
·健全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79-80页 |
·加强监督制度建设 | 第80页 |
·建立健全对农村基层政府的监督机制 | 第80-81页 |
·农村基层政府必须要真正做到政务公开、财政公开 | 第80页 |
·用声音表达制度使政府增强责任 | 第80-81页 |
·利用平等对话使公共服务提供者更加负责 | 第81页 |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控 | 第81页 |
·提高农民群众的监督意识 | 第81页 |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第81-83页 |
8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详细摘要 | 第8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