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2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22页 |
| ·中国外汇储备的历史沿革 | 第15-18页 |
| ·改革开放前的外汇储备状况 | 第15页 |
| ·改革开放后——外汇体制改革前的外汇储备变化 | 第15-17页 |
| ·外汇体制改革后的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 第17-18页 |
|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现状 | 第18-19页 |
| ·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 第18页 |
| ·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 | 第18-19页 |
|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问题 | 第19-22页 |
| ·美元比例过高带来的汇率风险 | 第19页 |
| ·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 第19-20页 |
| ·资产配置单一造成的收益偏低 | 第20-22页 |
| 第3章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借鉴 | 第22-30页 |
|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2-23页 |
| ·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 | 第23-24页 |
| ·国际储备资产组合理论 | 第24-25页 |
| ·国外先进外汇储备管理经验借鉴 | 第25-28页 |
| ·日本的双层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 ·新加坡的专业化管理模式 | 第26-27页 |
| ·挪威的组合管理模式 | 第27页 |
| ·三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7-28页 |
| ·世界外汇储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 ·外汇储备管理注重整体效益 | 第28页 |
| ·外汇储备结构实施多元化战略 | 第28-29页 |
| ·外汇储备投资追求较高回报 | 第29-30页 |
| 第4章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分析 | 第30-43页 |
|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选择的主要模型评述 | 第30-35页 |
| ·资产组合选择模型 | 第30-32页 |
| ·海勒—奈特模型 | 第32-34页 |
| ·杜利模型 | 第34-35页 |
|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选择 | 第35-38页 |
| ·币种选择的原则 | 第35页 |
| ·币种选择的其他参考因素 | 第35-36页 |
| ·币种选择的结论 | 第36-38页 |
|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 第38-43页 |
| 第5章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对策 | 第43-52页 |
| ·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的原则 | 第43-44页 |
| ·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原则 | 第44页 |
| ·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的路径 | 第44-49页 |
|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调整思路 | 第44-45页 |
| ·外汇储备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路径 | 第45-47页 |
| ·外汇储备非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路径 | 第47-49页 |
| ·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的绩效评估 | 第49-52页 |
| ·绩效评估遵循的原则 | 第49-50页 |
| ·绩效评估的指标选取 | 第50-51页 |
| ·绩效评估的实施方法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