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航天自主运行的发展 | 第12-19页 |
| ·航天控制的基本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 ·自主运行体系结构的研究发展 | 第14-16页 |
| ·自主运行规划调度系统的研究发展 | 第16-1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2页 |
| 第2章 自主运行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22-42页 |
| ·Agent(智能体)的介绍 | 第22-27页 |
| ·Agent 概述 | 第22-24页 |
| ·Agent 与其相关领域的关系 | 第24-26页 |
| ·面向Agent 的程序设计 | 第26-27页 |
| ·MAS(多智能体)的介绍 | 第27-32页 |
| ·MAS 技术发展 | 第27-29页 |
| ·MAS 的体系结构的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MAS 的应用 | 第30页 |
| ·航天领域中的MAS 结构 | 第30-32页 |
| ·航天自主运行系统的分析设计 | 第32-42页 |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32-34页 |
| ·Agent 设计 | 第34-39页 |
| ·信息控制和信息反馈流程 | 第39-40页 |
| ·Agent 间的通信 | 第40-42页 |
| 第3章 自主运行中多任务规划调度算法 | 第42-65页 |
| ·规划调度理论 | 第42-46页 |
| ·规划和调度基本理论 | 第42-43页 |
| ·约束满足问题 | 第43-46页 |
| ·航天器自主运行中的规划调度问题描述 | 第46-54页 |
| ·规划调度的内容和目标 | 第46-47页 |
| ·基本概念描述 | 第47-52页 |
| ·本文中设计的具体的数学模型 | 第52-54页 |
| ·规划调度算法的总体设计 | 第54-65页 |
| ·基本算法简介 | 第54-57页 |
| ·本文设计的算法的分析说明 | 第57-65页 |
| 第4章 自主运行调度算法的具体设计 | 第65-97页 |
| ·离线(off_line) 调度算法的设计 | 第65-95页 |
| ·启发式算法 | 第65-67页 |
| ·遗传算法 | 第67-73页 |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73-78页 |
| ·遗传模拟算法 | 第78-83页 |
| ·粒子群算法 | 第83-89页 |
| ·粒子群遗传模拟算法 | 第89-90页 |
| ·蚁群算法 | 第90-95页 |
| ·在线(on_line)调度算法 | 第95-97页 |
| ·新任务添加 | 第95-96页 |
| ·故障处理 | 第96-97页 |
| 第5章 自主运行离线(off_line)调度算法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97-113页 |
| ·实验结果 | 第97-10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3-113页 |
| ·各种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对比 | 第103-106页 |
| ·各种优化算法的性能分析及数学解释 | 第106-113页 |
| 第6章 自主运行演示系统的实现 | 第113-125页 |
| ·操作系统介绍 | 第113-116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 | 第113-114页 |
| ·Tornado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第114-115页 |
| ·VxWorks 系统编程 | 第115-116页 |
| ·自主系统体系结构的实现 | 第116-117页 |
| ·Agent 实现 | 第117页 |
| ·系统信息控制和信息反馈实现 | 第117页 |
| ·系统通信实现 | 第117页 |
| ·演示系统本身的设计 | 第117-125页 |
| ·开发平台及工具 | 第117-118页 |
| ·主机-目标机网络通讯设计 | 第118-119页 |
| ·主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119页 |
| ·目标机设计 | 第119-125页 |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5-128页 |
| ·本文总结 | 第125-126页 |
| ·工作展望 | 第126-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29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附件1:目标机启动流程 | 第131-133页 |
| 附件2:主机—目标机网络通信 | 第133-135页 |
| 附件3:执行过程的完整记录 | 第135-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