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1 商号与商号权 | 第9-19页 |
| ·商号 | 第9-12页 |
| ·商号的历史渊源 | 第9-10页 |
| ·商号的概念之争 | 第10-11页 |
| ·商号的功能 | 第11-12页 |
| ·商号权 | 第12-19页 |
| ·商号权的概念 | 第12-14页 |
| ·商号权的性质定位 | 第14-15页 |
| ·商号权的权利归属 | 第15-16页 |
|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概念比较 | 第16-19页 |
| 2 商号权法律保护的比较法分析 | 第19-24页 |
| ·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立法例 | 第19-21页 |
| ·国际法立法例 | 第19-20页 |
| ·国内法立法例 | 第20-21页 |
| ·商号权法律保护立法例的特点分析 | 第21-24页 |
| 3 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 ·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立法进程 | 第24-25页 |
| ·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现状考察 | 第25-30页 |
| ·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5-27页 |
| ·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司法实践 | 第27-30页 |
| ·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制度的缺陷分析 | 第30-34页 |
| ·立法层次太低,且实行间接保护机制和区域登记制度 | 第30-31页 |
| ·法律规定分布零散,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统一协调的冲突解决机制 | 第31-32页 |
| ·与国际立法相脱节,对侵权行为的救济缺乏完善的追究机制 | 第32-34页 |
| 4 完善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的思考 | 第34-41页 |
| ·完善我国商号权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原则 | 第34-37页 |
| ·权利在先原则 | 第34-35页 |
| ·禁止混淆原则 | 第35页 |
| ·反对淡化商号原则 | 第35-37页 |
| ·我国商号权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7-41页 |
| ·商号设定权制度 | 第37-38页 |
| ·商号权人的商号专用权和转让权制度 | 第38页 |
| ·知名商号和中华老字号的权利保护制度 | 第38-39页 |
| ·知名商号的反淡化制度 | 第39-40页 |
| ·全面的侵权救济制度 | 第40-41页 |
| 5 结语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