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春香传》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2-13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第14-16页
第一章 《春香传》的创作及版本考证第16-24页
 第一节 成书过程考证第16-21页
 第二节 版本简介第21-24页
第二章 身份等级制度映射下的《春香传》第24-50页
 第一节 朝鲜王朝身份等级制度的构成第25-33页
  一、统治阶级——两班阶层与中人阶层的形成与特点第26-29页
  二、被统治阶级——常民阶层、贱民阶层以及身良役贱阶层的构成及特点第29-33页
   (一) 常民阶层第29-31页
   (二) 贱民阶层第31-32页
   (三) 身良役贱阶层第32-33页
 第二节 《春香传》中所涉及到的各色人等第33-44页
  一、两班第33-35页
   (一) 两班贵族第33页
   (二) 官府幕僚第33-35页
  二、贱民第35-44页
   (一)奴—房子、通引、内衙、后陪使令第35-37页
   (二)啤—侍女第37-39页
   (三) 娼妓第39-44页
    1. 朝鲜半岛官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40-42页
    2. 朝鲜王朝时期的官妓及官妓守厅制度第42-44页
 第三节 《春香传》中身份等级制度的突出体现第44-46页
 第四节 朝鲜王朝晚期身份等级制度的崩溃第46-50页
  一、身份等级制度的具体变化第46-48页
   (一) 两班阶层的分化第46-47页
   (二) 平民阶层的变化第47页
   (三) 奴脾制的消亡第47-48页
  二、身份秩序崩溃的重要意义第48-50页
第三章 《春香传》所反映的朝鲜民族产育习俗第50-70页
 第一节 祈子俗第51-52页
 第二节 胎梦第52-61页
  一、胎梦中所经常出现的各种意象第53-59页
   (一) 人物第53-55页
   (二) 植物第55-56页
   (三) 天文第56-58页
   (四) 动物第58页
   (五) 珠玉第58-59页
  二、有关胎梦的理论分析第59-61页
 第三节 产后习俗第61-65页
  一、出生时辰第61-62页
  二、产神崇拜第62-64页
  三、禁绳第64-65页
 第四节 产后禁忌第65-70页
  一、食物禁忌第65-66页
  二、行为禁忌第66-70页
第四章 由《春香传》看朝鲜王朝的婚姻制度与婚礼礼仪第70-90页
 第一节 婚姻制度第70-78页
  一、同姓不婚制第71-73页
  二、阶级内婚制(良贱不通婚)与一夫多妻(妾)制第73-77页
  三、率婿婚制向亲迎婚制(六礼)的转变第77-78页
 第二节 朝鲜王朝时期的婚礼仪第78-90页
  一、具体婚礼行事与礼仪第80-86页
   (一) 约婚第80-82页
   (二) 初行第82-83页
   (三) 婚礼第83-85页
   (四) 后礼第85-86页
  二、朝鲜王朝婚礼礼仪的人类学内涵第86-90页
   (一) 家族主义、男权主义中心观的体现第86-87页
   (二) 作为人生通过礼仪的婚礼礼仪第87-90页
第五章 由《春香传》看朝鲜民族端午习俗第90-100页
 第一节 朝鲜民族端午节名由来及端午习俗第90-94页
  一、朝鲜民族端午节名由来第90-91页
  二、朝鲜民族端午习俗第91-94页
   (一) 受中国文化影响而来的端午习俗——驱邪第91-92页
   (二) 朝鲜民族固有端午习俗—端午扇、秋千、角力、石战、祭祀第92-94页
 第二节 中韩端午习俗文化内涵比较第94-95页
 第三节 江陵端午祭所体现的朝鲜民族巫觋文化第95-96页
 第四节 朝鲜民族端午与文化选择第96-100页
第六章 由《春香传》看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影响第100-132页
 第一节 《春香传》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学、文化因素第100-125页
 第二节 儒家文化对朝鲜王朝社会制度、仪礼的影响第125-132页
  一、以程朱理学为蓝本的朝鲜王朝社会仪礼第126-128页
  二、儒学影响下的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第128-132页
结语第132-136页
 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变异共存第132-133页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结合第133-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0页
致谢第140-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常国人汉语语言区的fMRI刺激模式筛选及语言区附近病变fMRI导航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干部考核中民主测评问题研究--以A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