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页 |
·芸芥研究进展 | 第12页 |
·孢子体植物自交不亲和基因研究 | 第12-14页 |
·自交不亲和植物自交亲和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自交亲和基因的研究 | 第14-15页 |
·自交亲和性的遗传 | 第15页 |
·自交亲和性产生的分子机理 | 第15-16页 |
·自交亲和性与蛋白质表达之间的关系 | 第16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7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优缺点 | 第17-18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总体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芸芥自交亲和性遗传分析 | 第22-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芸芥F1群体自交亲和性表现 | 第22-23页 |
·芸芥 F2 、BC1F1群体自交亲和性表现 | 第23-2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芸芥总 RNA 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 第26-35页 |
·供试材料 | 第26-27页 |
·材料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芸芥材料种植及取样 | 第27页 |
·RNA 提取及检测 | 第27-31页 |
·创造无菌、无RNase 的环境条件 | 第27-28页 |
·R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RNA 的完整性、纯度和浓度检测 | 第29-31页 |
·总 RNA 中痕量 DNA 的去除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总 RNA 完整性分析 | 第31-32页 |
·总 RNA 中痕量DNA 的去除结果 | 第32-3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芸芥不同组织 RNA 提取方法 | 第33-34页 |
·建立了一套经济有效的芸芥总 RNA 纯化体系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芸芥反转录体系和 DDRT-PCR 扩增体系研究 | 第35-47页 |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引物配置 | 第35-36页 |
·cDNA 第一链合成 | 第36页 |
·逆转录反应 | 第36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逆转录结果 | 第36页 |
·DDRT-PCR 扩增参数研究 | 第36-37页 |
·DDRT-PCR 扩增参数优化 | 第36-37页 |
·电泳检测 DDRT-PCR 产物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反转录cDNA 质量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DDRT-PCR 扩增参数优化结果 | 第38-42页 |
·10×PCR Buffer (加 Mg~(2+)DRT-PCR 扩增的影响 | 第38-39页 |
·dNTPs 浓度对DDRT-PCR 扩增的影响 | 第39页 |
·引物浓度对 DDRT-PCR 扩增的影响 | 第39-40页 |
·Taq DNA 聚合酶浓度对DDRT-PCR 扩增的影响 | 第40-41页 |
·模板cDNA 浓度对 DDRT-PCR 扩增的影响 | 第41页 |
·退火温度对 DDRT-PCR 扩增的影响 | 第41-4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2-47页 |
·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芸芥第一链cDNA 合成的反转录体系 | 第42-43页 |
·确立了一套适合于芸芥差异显示分析的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43-47页 |
第六章 芸芥自交亲和基因表达器官研究 | 第47-51页 |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页 |
·芸芥不同生长期叶片mRNA 差异显示 | 第47页 |
·电泳检测 DDRT-PCR 产物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芸芥五叶期叶片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47-48页 |
·芸芥十叶期叶片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48页 |
·芸芥开花前和开花当天叶片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48-49页 |
·芸芥开花后叶片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49-5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0-51页 |
第七章 与芸芥自交亲和性相关的特异基因片段分析 | 第51-57页 |
·供试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试剂 | 第5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页 |
·芸芥不同生长期柱头mRNA 差异显示 | 第51页 |
·电泳检测DDRT-PCR 产物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芸芥SC 与SI 开花前柱头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51-53页 |
·芸芥 SC 与 SI 开花当天柱头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53-54页 |
·芸芥 SC 与 SI 开花后柱头mRNA 差异显示结果 | 第54-5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芸芥自交亲和基因仅在柱头组织中表达 | 第55页 |
·与芸芥自交亲和性相关的mRNA 差异显示片段 | 第55页 |
·引物选择存在偏向性 | 第55-56页 |
·琼脂糖电泳展示mRNA 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的探讨 | 第56-57页 |
第八章 小结与讨论 | 第57-60页 |
·芸芥自交亲和性可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简单隐性遗传性状 | 第57页 |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芸芥总 RNA 提取方法 | 第57页 |
·确立了一套经济有效的芸芥总 RNA 纯化体系 | 第57页 |
·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芸芥反转录和差显分析的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57-58页 |
·与芸芥自交亲和性相关的mRNA 差异显示片段 | 第58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