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8-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相关术语及定义 | 第22-25页 |
·债务融资结构 | 第22页 |
·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 | 第22页 |
·代理关系和代理成本 | 第22-24页 |
·资产负债率 | 第24-25页 |
·研究的改进与创新 | 第25-27页 |
第2章 债务期限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67页 |
·代理成本假说 | 第27-34页 |
·理论研究 | 第28-31页 |
·经验检验 | 第31-34页 |
·信息不对称假说 | 第34-51页 |
·信号假说 | 第34-40页 |
·流动性风险假说 | 第40-46页 |
·债务优先性假说 | 第46-49页 |
·其他信息不对称假说 | 第49-51页 |
·税负假说 | 第51-58页 |
·税盾收益假说 | 第51-54页 |
·利率期限结构假说 | 第54-56页 |
·税收时机期权假说 | 第56-58页 |
·其他债务期限假说 | 第58-65页 |
·期限匹配假说 | 第59-62页 |
·发行成本假说 | 第62-63页 |
·影响债务期限的宏观环境因素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特征分析 | 第67-89页 |
·样本选择及其行业分布 | 第68页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总体特征 | 第68-75页 |
·1995 年-2006 年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表分析 | 第68-70页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趋势分析 | 第70-71页 |
·中国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结构状况 | 第71-73页 |
·中国上市公司长期债务融资结构状况 | 第73-75页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行业特征 | 第75-87页 |
·中国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及其债务融资结构的统计分析 | 第75-83页 |
·门类行业间债务融资结构差异检验 | 第83-87页 |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规模特征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4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89-128页 |
·宏观经济背景 | 第89-93页 |
·宏观经济背景概况 | 第89-91页 |
·宏观经济背景与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91-93页 |
·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93-102页 |
·股票市场发展状况 | 第93-96页 |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状况 | 第96-102页 |
·银行信贷 | 第102-109页 |
·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历史原因 | 第103-108页 |
·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的制度背景 | 第108-109页 |
·中国上市公司的法律环境 | 第109-114页 |
·我国现行破产法律规范的立法现状 | 第110-111页 |
·旧破产法律规范的缺陷及新破产法的改进 | 第111-113页 |
·我国破产法律规范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利率市场化问题 | 第114-126页 |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115-116页 |
·利率市场化与企业融资约束 | 第116-121页 |
·利率市场化与企业融资结构 | 第121-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128-176页 |
·债务期限结构的度量方法 | 第128-131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131-132页 |
·研究假设及代理变量 | 第132-136页 |
·债务杠杆方程的变量定义及实证方向预期 | 第136-138页 |
·数据的来源、样本的选取及分析时段 | 第138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138-141页 |
·债务期限结构特征 | 第138-139页 |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139-141页 |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1-146页 |
·单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1-143页 |
·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3-146页 |
·分类检验 | 第146-171页 |
·债务期限、债务杠杆和成长机会 | 第146-150页 |
·股权结构与债务期限结构 | 第150-157页 |
·董事会特征与债务期限结构 | 第157-171页 |
·政策性建议 | 第171-175页 |
·小结 | 第175-176页 |
结论 | 第176-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9-190页 |
附录B | 第190-203页 |
B.1 次优投资决策的推导 | 第190-191页 |
B.2 Flannery(1986)的证明过程 | 第191-195页 |
B.3 Diamond(1991a)的证明过程 | 第195-197页 |
B.4 Brick、Ravid(1985)的证明过程 | 第197-199页 |
B.5 Brick、Ravid(1991)的证明过程 | 第199-203页 |
附录C | 第203-214页 |
C.1 代理成本假说的代理变量总结 | 第203-205页 |
C.2 不对称信息假说的代理变量总结 | 第205-207页 |
C.3 税负假说的代理变量总结 | 第207-208页 |
C.4 期限匹配假说的代理变量总结 | 第208-209页 |
C.5 债务期限结构实证研究文献总结 | 第209-210页 |
C.6 证券市场概况统计表 | 第210-211页 |
C.7 股票、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发行情况 | 第211-212页 |
C.8 准破产公司情况一览表(2005 年中报) | 第212-213页 |
C.9 被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上市公司 | 第213-214页 |
致谢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