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民俗学视野下古村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山西省右卫镇、阎景村、良户村为例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第12-14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研究内容与对象的选择第12-13页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景观、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研究综述第14-17页
     ·地理学对文化景观的研究第14-16页
     ·旅游学对文化景观的研究第16-17页
第二章 民俗学视野下的文化景观第17-38页
   ·民俗学视野下文化景观的发生机制第17-29页
     ·自然环境对山西省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影响第17-19页
     ·历史发展对山西省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影响第19-22页
     ·社会人文因素对山西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影响第22-29页
   ·民俗文化景观的构成第29-33页
     ·传统实体性物质类文化景观第30-31页
     ·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第31页
     ·具有时空展演性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第31-33页
   ·山西省古村镇类型划分第33-38页
     ·按自然地理环境划分第33-34页
     ·按职能分类第34-38页
第三章 传统实体性物质类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以晋北右玉县右卫镇为例第38-51页
   ·右玉县右卫镇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沿革第38-39页
   ·右玉县右卫镇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物质文化景观第39-47页
     ·特殊地理、历史环境影响下的军事文化景观第40-41页
     ·商旅通道与晋商繁荣的商业文化景观第41-44页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文化景观第44-47页
   ·多元文化影响下实体物质性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第47-51页
     ·发扬右玉精神、打造绿色生态文化带第47-48页
     ·整合地域文化、达成多元文化共繁荣第48-51页
第四章 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与开发——以晋南万荣县阎景村为例第51-63页
   ·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自然与人文环境第51-52页
   ·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第52-60页
     ·阎景村文化景观的空间布局第52-53页
     ·日常生产、生活类文化景观中的公共基础设施第53-56页
     ·日常生产类文化景观中的老字号商铺第56-57页
     ·日常生活类文化景观中的庙宇信仰活动第57-60页
   ·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在古村镇整体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第60-63页
     ·开发区旅游景观与古村落的整体性保护第60-61页
     ·民俗生产、生活文化的不可分割性第61-63页
第五章 古村镇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时空展演与旅游开发——以晋东南高平市良户村为例第63-74页
   ·晋东南高平市良户村基本概况与历史沿革第63-64页
   ·良户村非物质文化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第64-68页
     ·良户村成机制和聚落发展格局第64-65页
     ·良户村主要物质文化景观第65-68页
   ·良户村具有时空展演性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第68-74页
     ·街道士的故事渊源和基本内容第68-69页
     ·街道士的文化功能第69-74页
第六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生态移民补偿标准研究--以汾河源头为例
下一篇: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