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9页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和应用 | 第18页 |
·有机硅聚合物的突出性 | 第18-20页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20-34页 |
·纳米二氧化硅的生产与制备 | 第20-22页 |
·酸催化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二氧化硅表面活性研究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聚合物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SiO_2与有机硅聚合物复合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TEOS和DDS的聚合反应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1.3 论文的主导思想、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34-37页 |
·主导思想 | 第34页 |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 第34-35页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第36-37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7-3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章 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研究 | 第39-53页 |
§2.1 DLS研究TEOS水解-缩合过程的原理 | 第39-4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仪器、药品和实验装置 | 第40-41页 |
·实验装置 | 第41页 |
·试样制备 | 第41-42页 |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分析 | 第42页 |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4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42-50页 |
·各种因素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第42-44页 |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 | 第44-46页 |
·红外光谱(IR)研究 | 第46-50页 |
§2.4 结果讨论 | 第50-51页 |
§2.5 结论 | 第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DDS对正硅酸乙酯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 | 第53-7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仪器、药品和实验装置 | 第53-54页 |
·试样制备 | 第54页 |
·产物处理和样品测试 | 第54-55页 |
·实验流程 | 第55-56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6-66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7-62页 |
·热重(TG)分析 | 第62-64页 |
·电子能谱(EDX)分析 | 第64-65页 |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65-66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66-68页 |
§3.4 结论 | 第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TEOS与DDS水解缩合反应 | 第70-8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仪器、药品和实验装置 | 第70-71页 |
·试样制备 | 第71页 |
·产物处理和样品测试 | 第71页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1-86页 |
·盐酸浓度的不同对过程和产物的影响 | 第71-78页 |
·TEOS:DDS的不同对过程和产物的影响 | 第78-81页 |
·第二次醇水加入时间的不同对过程和产物的影响 | 第81-83页 |
·乙醇的用量对过程和产物的影响 | 第83-84页 |
·加入DDS时间相同时不同体系的产物比较 | 第84-86页 |
§4.3 结论 | 第86-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TEOS与DDS、DPDS的水解缩合 | 第88-109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仪器、药品和实验装置 | 第88-89页 |
·试样制备 | 第89页 |
·产物处理和样品测试 | 第89-90页 |
·实验流程 | 第90页 |
§5.2 合成方案设计和过程控制 | 第90-99页 |
·TEOS-DDS-DPDS体系的合成方案及产物的显微镜、SEM分析 | 第90-97页 |
·结果讨论 | 第97-99页 |
§5.3 不同体系产物比较 | 第99-105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比较 | 第99-102页 |
·红外光谱(IR)分析比较 | 第102-104页 |
·热重(TG)分析 | 第104-105页 |
§5.4 反应机理探讨 | 第105-108页 |
§5.5 结论 | 第10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有关问题 | 第109-11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9-113页 |
§6.2 有关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