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50型悬挂输送机运行机构设计与稳定性能研究
| 提 要 | 第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21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7-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多体动力学和虚拟样机 | 第10-17页 |
| ·多体动力学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 ·虚拟样机简介 | 第14-17页 |
| ·滚动接触理论和轮轨关系 | 第17-19页 |
| ·接触理论和摩擦学发展 | 第17-18页 |
| ·轮轨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SG50 输送机工作原理和运行机构的计算 | 第21-33页 |
| ·SG50 悬挂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 第21-25页 |
| ·轨道 | 第21-22页 |
| ·连接梁 | 第22页 |
| ·牵引小车 | 第22-23页 |
| ·承载小车 | 第23-24页 |
| ·悬架 | 第24-25页 |
| ·运行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 第25-27页 |
| ·轮轨压力的经验计算 | 第25-26页 |
| ·运行阻力计算 | 第26-27页 |
| ·牵引电机功率的计算 | 第27页 |
| ·弯轨半径的确定 | 第27-31页 |
| ·车轮通过弯道的条件 | 第28页 |
| ·理论计算 | 第28-30页 |
| ·连接梁的因素 | 第30-31页 |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3章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43页 |
| ·多体动力学分析过程 | 第33-34页 |
| ·输送机动力学方程 | 第34-41页 |
| ·虚拟样机模型 | 第41-42页 |
| ·虚拟样机分析的注意事项 | 第41页 |
|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驱动轮动力学仿真 | 第43-51页 |
| ·驱动轮的改进 | 第43页 |
| ·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43-44页 |
| ·ADAMS 柔性体理论 | 第44-46页 |
| ·ADAMS 与ANSYS 联合仿真 | 第44页 |
| ·ADAMS 柔性体概述 | 第44-46页 |
| ·弹性轮的生成 | 第46-49页 |
| ·ANSYS 中建立模型的基本要求 | 第46-47页 |
| ·ANSYS 中生成模态中性文件 | 第47-49页 |
| ·ADAMS 导入柔性滚动带的仿真 | 第49页 |
| ·驱动模型仿真 | 第49-50页 |
| ·仿真结果 | 第49-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输送机稳定性能分析 | 第51-61页 |
| ·动力学分析相关理论 | 第51-54页 |
| ·ADAMS 中坐标的表达 | 第51-52页 |
| ·自由度的约束 | 第52-53页 |
|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53-54页 |
| ·ADAMS 求解过程 | 第54-55页 |
| ·输送机动力学性能指标 | 第55页 |
| ·运行稳定性分析 | 第55-58页 |
| ·力学稳定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总结 | 第61-63页 |
| ·论文总结 | 第61页 |
|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摘要 | 第65-67页 |
| ABSTRACT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