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内三维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概述 | 第8页 |
| ·研究排气消声器的意义 | 第8-9页 |
| ·消声器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4-40页 |
| ·发动机排气噪声基础理论 | 第14-16页 |
| ·发动机排气噪声产生机理 | 第14-15页 |
| ·发动机排气消声器的分类 | 第15-16页 |
| ·气动声学理论 | 第16-25页 |
| ·波动方程 | 第17-18页 |
| ·喷射噪声 | 第18-23页 |
| ·涡流噪声 | 第23-25页 |
|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25-29页 |
| ·可压缩Navier-Stokes 方程 | 第25-27页 |
| ·Euler 方程 | 第27-28页 |
| ·不可压粘性流方程 | 第28-29页 |
| ·模型方程及其数学性质 | 第29-34页 |
| ·线性模型方程 | 第30-33页 |
| ·非线性Burgers 方程 | 第33-34页 |
| ·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34-40页 |
| ·有限差分方法 | 第34-35页 |
| ·有限容积法 | 第35-39页 |
| ·有限元方法 | 第39-40页 |
| 第3章 消声器的动静态实验 | 第40-48页 |
| ·试验装置 | 第40-41页 |
| ·试验评价方法 | 第41-44页 |
| ·声学性能的评价 | 第41-43页 |
| ·空气动力性能的评价 | 第43页 |
| ·气流再生噪声特性的评价 | 第43-44页 |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 ·试验标定 | 第44-45页 |
| ·实验步骤简介 | 第45页 |
| ·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45-47页 |
| ·不同流速下的插入损失 | 第45-46页 |
| ·气流再生噪声 | 第46-47页 |
| ·压力损失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消声器流场数值模拟 | 第48-66页 |
| ·消声器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 ·网格划分 | 第48-49页 |
| ·模拟计算分析 | 第49-50页 |
| ·最大速度时消声器内流场分析 | 第50-59页 |
| ·速度场的分析 | 第50-53页 |
| ·压力场的分析 | 第53-55页 |
| ·湍动能场的分析 | 第55-59页 |
| ·最大速度时消声器内流场与其他速度时的比较 | 第59-65页 |
| ·速度场的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 ·湍动能场的比较分析 | 第6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影响消声器流场的几个因素 | 第66-71页 |
| ·改进后流场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消声器入口平均速度的比较 | 第66-67页 |
| ·速度场与湍动能场的比较 | 第67-68页 |
| ·影响消声器流场的因素 | 第68-70页 |
| ·穿孔的直径对流场的影响 | 第68-69页 |
| ·进气管和出气管插入长度对流场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结构因素对消声性能的影响 | 第71-78页 |
| ·台架建模 | 第71-72页 |
| ·消声器建模 | 第72-73页 |
| ·消声器结构离散 | 第73-74页 |
| ·模拟计算结果 | 第74-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 ·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摘要 | 第84-86页 |
| Abstract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